哈佛大学是私立名校的代名词。人们总认为一般人上不了哈佛大学(这里说的一般人指的是工薪阶层,也就是蓝领阶层和中产阶级的中下层),更付不起哈佛大学的费用。
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长期的错误观点。
从新闻媒体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震撼性新闻:某学子的成绩特别优秀,个人素质特高,为许多美国著名大学包括哈佛大学所争夺,并且被授予全额奖学金,等等。言下之意,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只发给特别优秀的学生,而对于同样被哈佛大学录取的、相对不那么突出的学生,哈佛大学并不提供奖学金或者全额的奖学金。
这两个错误观点的形成,一是人们可能对长春藤盟校以及美国奖学金制度不了解;二是奖学金获得者及其家长向媒体介绍奖学金的由来时可能过于含蓄,没有合理地解释美国名校奖学金的授予原则;三是媒体有意无意地推波逐浪。
被名校录取、获得奖学金的优秀学生,既然没有对“慷慨解囊”的美国大学感恩和知恩图报,也没有公告自己所获奖学金是家庭经济的原因而来自校友前辈的善施,那么他至少有义务去正确引导媒体和社会大众,这是作为具有优秀素质的人所应具有的起码的道德标准。
事实上,每一位拿到哈佛大学等其他名校奖学金的学生都十分清楚地知道,能否获得奖学金,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密切相关,与自己是否比其他的学生更优秀完全无关!
总体而言,中国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与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准及大学的收费标准相比,属于贫困水平。长春藤盟校给大学本科学生所发的奖学金,实际上与中国传统观念上的经济困难补助金是完全一样的。这种奖学金,在美国有一个标准的名称,叫作需求奖学金,也就是说,美国大学根据学生的家庭收入来判断,看这个学生的家庭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外,有多大的需求,才能让这个学生上大学。换句话说,如果得不到一定数量的奖学金,这个学生的家庭根本无力承担教育的费用。有人把这种奖学金叫作贫寒奖学金,实在贴切。这就是哈佛大学等长春藤盟校和很多著名大学在奖学金制度上的“按需分配”原则。有人干脆说,美国的需求奖学金,说得直接点就是“杀富济贫”。
实际上,美国8所长春藤盟校,除了哥伦比亚大学每年只有少量的奖学金是给予特别优秀的学生,而完全不考虑其家庭经济情况之外,都只有需求奖学金--贫寒奖学金。那种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而发给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叫作荣誉奖学金( Merit Scholarship )。
除了长春藤盟校之外,还有许多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在内的许多名校和非名校,都只有贫寒奖学金,没有荣誉奖学金。
这样的事实已经存在几十年了,然而,即使在美国,也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这个事实。在华人圈子里,孩子还没有上大学或者没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和奖学金通知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稀里糊涂的家庭比比皆是。
其实,在美国,中低收入家庭学生上哈佛或其他私立名校,常常比上很多公立大学的费用还要低。
1999年,我到哈佛大学参加新生入学活动时,听到哈佛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呼吁优秀的学生报考哈佛大学。他幽默地说,我们的奖学金完全是以“需求”为标准的,我们100%满足你们的“需求”,当你们看到,有的学生一年只付8美元就上了哈佛大学,你们就知道,哈佛大学是一所人人都上得起的大学。这个8美元的数学也许是校长临时幽默说出来的,但是,每个“穷人”都上得起哈佛倒是事实。
与其他长春藤盟校相比,哈佛大学的需求奖学金一直是最高的。2004年2月,上任不久的哈佛大学新校长进一步宣布,对于来自年收入低于4万美元家庭的学生,哈佛大学将不要求他们的父母缴纳分文费用,哈佛将为这些学生提供全额助学金,每个学生每年共计42450美元。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哈佛大学每年追加200万美元,成为发放奖学金最慷慨的大学,使许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哈佛。
相反的,我接触了一些被一流名校录取的家庭经济情况很好的学生,他们被私立名校录取了,但是没有去,反而上了公立大学。究其原因,却是学费“太贵了,上不起”。
真是奇怪的现象。只听见富人家的孩子说学费太贵了,上不起私立名校,从没有听说穷人家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对哈佛大学和其他名校“哭穷喊贵”,富人可能上不起的学校,穷人家的孩子反而都上得起!(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