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航空。(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25年7月14日讯】(看中国记者蔡思云综合报导)近日,中国国际航空与顺丰航空险些在俄罗斯上空相撞,所幸飞机自动防撞系统及时介入,才化解了即将出现的空难。有知情网友爆料:“机长当时正在与小美女乘务员聊天”,引发关注和批评。
有网友发文披露,7日,中国国际航空A350-900飞机执行浦东-米兰航班。在俄罗斯的克罗斯诺雅斯科区域34100英尺巡航过程中,副驾驶误听管制指令为上升高度36000英尺并回复。
机长在没有听清指令的情况下,就调节高度至36000英尺并执行。在飞行高度约35300英尺时,管制指挥飞机右转,高度35404英尺时飞机出现TCASRA警告, 飞机自动执行RA指令,警告解除,最高上升至36508英尺。
当国航的飞行高度处于35404英尺时时,迎面飞来的一架顺丰航空货机正在35,000英尺高度飞行,双机一度仅相差大约404英尺的垂直间隔,远低于国际航行安全标准。
幸好两机均配备交通防撞预警系统(TCAS),在侦测到距离异常靠近后迅速启动,指引两架飞机各自改变航道,成功避开碰撞风险,才未酿成重大空中灾难。
对此,福建网友“奶味香橙”发文批评,尽管民航规章明确要求72小时内上报重大偏差,但直到7月11日舆论发酵,近200名乘客仍对险情毫不知情。
更令人心惊的是,机长和副机长同时违反“指令复诵”的铁律。2022年的东航类似事件直接导致机长停飞半年,而在本次事件中,国航至今未说明涉事机组是否停飞接受调查。
在俄罗斯空管记录可公开调取、中国驾驶舱录音依法存证30天的背景下,国航的持续沉默已然引发更大忧虑:究竟是调查尚未完成,还是试图掩盖人为失职?
该网友表示,飞行员也是人,难免偶发失误,但比操作偏差更致命的是责任偏差。当俄航空管数据可查、民航录音铁证如山时,国航用“不能回答”筑起的信息高墙,无异于在公众信任的跑道上埋下更危险的隐患。
他说:“说到底,航空业百年安全金身,靠的不是永不犯错的神话,而是犯错后每分每秒的坦诚担当。此刻的国航,您听见千万乘客的心跳声了吗?”
另一名网友说:“国航真的是我坐过最垃圾的。带2岁半的儿子坐飞机,起飞降落非要孩子自己坐在那,安全带绑起。孩子还不会说话,绑着不舒服,哇哇叫,又跑过来说安抚一下小孩,不要让小孩哭闹。我说大人抱着就不哭了,你们又不允许!非说什么规定就是这样的。老子又不是第一次坐飞机,去的时候坐南航,人家都没要求必须绑在座椅上,说抱着也行,怎么到了国航又非要绑着?破航空!”
据知情人透露,事发当时,机长在给空乘加茶倒水闲聊,副机师心不在焉,听错指令,而机长未证实其有效性而盲目调整高度。据悉,本次航班由国航350大队长带队,副驾驶为深航送至国航培训350的副驾驶。
另一名网友说:“机长当时正在与小美女乘务员聊天,没听ATC,当然也可能是听不懂。”尽管网传消息尚未获得证实,但微博“AI智搜”显示“确实发生,非谣言”。
有人批评:“飞国际航线的英文真的烂得要死。广播照着读都读不明白,根本听不懂在说什么。疫情前有次从新加坡到国内,航班延误了,还找我帮忙翻译给邻座。”“光是国航飞行员的英语问题已经上过几次热搜了。”
但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说法:“第一感觉,这大概率是造谣。拿安全去掩盖包括语言、技术等方面的无能,哪家航空公司的领导能去承受万一的代价?况且还是飞国际航线!真的不信,机长副机长连基本的巡航高度的英文都会听错。”
其他网友纷纷表示:“看了之后觉得很离谱,如果是真的就赶紧出个通告,如果是假的就赶紧辟谣。”“总之该调查就调查,该处理就处理,避免以后这样的事情发生,系统主动避让成功,真的非常幸运了。”“人命关天,这样的副驾及机长绝对不可用!”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