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組圖)

作者:土星公民 發表:2025-11-27 04: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和平
2025年和平指數地圖(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看中國2025年11月27日訊】自中國以「日本社會治安不靖」為由,鄭重提醒公民避免前往日本之後,「誰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再度成了人們爭論的焦點之一。

如果只是打打嘴架、過過嘴癮,那以什麼為依據自然是無所謂了,畢竟該話題在網際網路上經久不衰,這麼多年都快吵翻天了。

但如果要嚴肅討論,就不能以「敢不敢半夜出門吃宵夜」之類的——極易受價值立場、媒體宣傳、倖存者偏差等因素影響的個人體感為標準了。

剛好現在正值年尾,好幾個機構都發布了與此相關的學術報告,對各國各地區的安全水平做了量化分析,得到了相對客觀的評價。我們不妨參考這些報告,看看誰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

1.

首先來看最權威的全球和平指數,即GPI(Global Peace Index)。雖然該指數旨在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和平水準,但也高度反映了治安與社會穩定程度,是目前最全面、引用最廣的「最安全國家排名」依據。

GPI今年的報告總共114頁,囊括163個國家和地區,評判維度主要由三個核心標準組成:持續的國內和國際衝突、社會安全與保障、軍事化程度。

數據
GPI的評判指標與數據來源

這裡重點說一下軍事化程度。在很多人眼裡,軍事化程度越高往往意味著國家越安全,但GPI的分析思路並非如此,因為GPI評價的是和平指數,而非單一的國防能力。

雖然國防能力強大確實可以抵禦外敵,帶來安全感,但與此同時,也會加劇地緣政治的壓力,使得衝突更容易發生;過度軍事化還會讓民生資源被擠佔,削弱社會內在的安全水平;另外,在高軍事化國家,軍隊干預政治、成為威權工具壓制國民也是常見的不安全因素。

舉幾個例子:

俄羅斯的軍事能力與北約差距不算大,但和平程度卻天差地別,尤其是俄烏戰爭爆發後,掉到了倒數第一。

北朝鮮的GDP總量百名開外,但軍費開支卻穩居世界第五,佔GDP比重更是遙遙領先,高達34%,是第二名烏克蘭的兩倍,和平程度僅排149位。

美國軍力世界第一,但由於高額的軍事支出(幾乎是後三名的總和)與頻繁的海外衝突,和平程度也比較靠後,排在128位。

相反,冰島、葡萄牙、斯洛維尼亞這些軍事弱國,由於幾乎沒有衝突、社會十分穩定,和平程度常年處於前十。

軍
軍費開支總額、人均以及佔GDP比重xxxxxxxxxxxxx

當然,這並不是說軍事化程度越低反而越安全。在GPI的評價體系裡,兩者之間不是完全的正或反相關,只是作為和平與安全的結構性特徵之一。

換言之,最安全的國家不是指軍事力量強大到不會被攻擊,而是指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受到的衝突、暴力與武力威脅最少。

通過以上所說的三大核心標準,以及其中包含的總共23個小項與海量的國際數據,再經過科學的加權計算,GPI得出了今年最和平國家的排名。

163
163個國家或地區的和平指數及排行

前十位依次是:冰島、愛爾蘭、紐西蘭、奧地利、瑞士、新加坡、葡萄牙、丹麥、斯洛維尼亞、芬蘭。

後十位依次是:馬里、以色列、南蘇丹、敘利亞、阿富汗、葉門、剛果民主共和國、蘇丹、烏克蘭、俄羅斯。

日本排在第12位,比去年上升了3位,處在第一梯隊的末尾,即「和平狀態非常高」的最後一名,也是唯二入選的亞洲國家。在它的前面是捷克,後面是馬來西亞。

韓國41位,比去年上升了2位;泰國86位,比去年下降了5位;中國98位,比去年下降了11位;印度115位,與往年持平;緬甸則是153位,比去年下降了2位。

和平
全球和平指數地圖

區域方面,在亞太地區,紐西蘭第1,日本第3,澳大利亞第5,韓國第9,泰國第13,中國第15,北朝鮮第18,緬甸第19。

在東歐和中亞,前三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與哈薩克斯坦,倒三是土耳其、烏克蘭與俄羅斯。

在西歐和中歐地區,前三是冰島、愛爾蘭與奧地利,倒三是塞爾維亞、塞普勒斯與法國。

在中東與北非,前三是卡達、科威特、阿曼,倒三是敘利亞、葉門與蘇丹。

在中美洲與北美洲,前三是加拿大、哥斯大黎加與多明尼加,倒三是美國、墨西哥與海地。

在南美洲,前三是阿根廷、烏拉圭與智利,倒三是巴西、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

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前三是毛里求斯、波札那與納米比亞,倒三是馬里、南蘇丹與剛果民主共和國。

南亞總共七個國家,不丹第一,阿富汗倒一。

2.

另一個值得參考的報告,是來自全球最大國際醫療與安全服務機構International SOS發布的《2025旅行風險地圖》。該報告的評判維度與GPI不同,主要從醫療與安全風險著手,多被企業出差部門和相關國際組織採用。

旅行
2025旅行風險地圖

醫療風險的指標包括但不限於:

急救服務的可及性與水平、門診和住院醫療服務、醫療後送(轉運)數據、藥品供應質量、傳染病風險、改善型飲用水和衛生設施的可獲得性、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環境風險因素、安全風險等級,以及文化、語言或行政壁壘等。

醫療風險共分五個等級:低、中、不穩定、高、極高。

風
醫療風險等級和基本判斷標準

安全風險的指標包括但不限於:

政治暴力(如恐怖主義、叛亂、政治動機引發的動盪及戰爭)、社會動亂(包括宗派、社區及族群暴力),以及嚴重和輕微犯罪。此外,像交通基礎設施的穩健性、勞資關係狀況、安全及應急服務的有效性,以及國家對自然災害的易受影響程度,也可能被納入評估範圍。

安全風險也分五個等級:可忽略、低、中、高、極端。

dt
安全風險等級和基本判斷標準

根據旅遊風險地圖,在歐洲,除了少數幾個國家,絕大部分都是低醫療風險,中歐與西歐的安全風險多為可忽略,其他則多為低風險。

比較特殊的是俄羅斯、烏克蘭與波黑。俄羅斯的醫療風險是不穩定,安全風險為中等;烏克蘭醫療風險是高,安全風險為極端;波黑的醫療風險是高,安全風險為低。

在亞太,不算太平諸群島,有四個國家和一個地區醫療風險是低,分別為韓國、日本、紐西蘭和臺灣;

中風險國家有五個,分別是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斯里蘭卡;

不穩定國家有五個,分別是越南、泰國、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尼。

醫療風險最高的就一個,北朝鮮。

至於安全風險,亞太沒有可忽略或極端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在內多是低風險。高風險的有三個,分別是緬甸、巴基斯坦和巴布亞新幾內亞。

在中東以及整個非洲地區,只有南非、卡達、以色列、阿聯酋醫療風險為低,大部分地區是高和非常高。安全風險多為中等、高和極端。另外,土耳其醫療風險為低,安全風險為中等。

最後是美洲地區。加拿大、美國、智利、烏拉圭的醫療風險和安全風險都是低,而海地則都是最高。有極端安全風險的還有宏都拉斯、委內瑞拉和秘魯南部。

3.

最後一份可參考的報告來自聯合國大學聯合多家科研機構發布的世界風險指數,主要是評估各國的自然災害情況。同樣為五個等級:非常低、低、中等、高和非常高。

該指數依據兩個方面計算得到。一是暴露度,也就是當地居民面對地震、海嘯、洪水、風暴、乾旱和海平面上升等災害時,可能受到影響的程度和範圍。

二是脆弱度,分三個方面:

首先是易損性。指一個社會因結構上的特點,增加其人口在遭遇極端自然事件時,受到傷害並陷入災難狀態的總體可能性;

其次是應對能力。指一個社會在面對自然災害或氣候變化衝擊時,能用現有資源採取哪些行動來減輕影響,並在災害發生後盡快把損失降到最低;

最後是適應能力。指一個社會為了減少未來可能的災害影響,能否在制度、基礎設施和生活方式上做出長期且提前的布局與規劃,讓未來的風險更小、傷害更少,甚至主動避免不利影響。

dt
2025世界風險指數地圖

在暴露度上,前十分別是:中國、墨西哥、日本、菲律賓、印尼、美國、印度、哥倫比亞、澳大利亞和俄羅斯。

在脆弱度上,前十分別是:中非共和國、索馬里、查德、南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葉門、尼日、衣索比亞、蘇丹和莫三比克。

綜合193個國家的數據,這份報告最終得出的風險指數排名前十依次是:菲律賓、印度、印尼、哥倫比亞、墨西哥、緬甸、莫三比克、俄羅斯、中國和巴基斯坦。

以上就是這三份報告的簡略內容了,可以說幾乎囊括了評價「最安全國家」所需的一切指標,其中全球和平指數權重最高,旅行風險地圖與世界風險指數次之。

儘管我沒有能力對這些數據進行具體的加權計算,給出綜合排名,但看完這些,應該能對各個國家的安全狀況做一個基本的判斷了。

另外,還有個經常被媒體引用,但學術界不怎麼看重的Numbeo全球犯罪指數,由於主觀性與侷限性較大,就不作為核心參考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微信公眾號-公民金建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