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旅行。(圖片來源: chenjing/看中國)
中國航空公司開始「自斷臂膀」式被禁飛
每次中日有爭端的時候,中共都拿中國人去日本旅游來説事,這一次不僅是説事,而是大面積的停飛。目前已經有12條航線全停,航班取消率飆升21.6%。
11月14日,中共外交部領事司發布「鄭重提醒」,敦促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理由包括「日本社會治安不靖、針對中國公民犯罪多發」及「中日人員交流氛圍惡化」。
這看起來是老生常談。早在今年上半年,總共就說:日本國內針對華人的襲擊事件頻發,比如6月6日京都中國遊客互毆案,疊加福島核廢水排放的餘波,中國官方已多次發出警示。那麽我們來回顧一下今年6月日本的「排華」事件吧。
京都街頭的「同鄉相殘」
事情的來由是怎麽回事呢?2025年,日本作為中國遊客的熱門目的地,迎來了疫情後的旅遊復甦高峰。根據日本觀光廳數據,上半年赴日中國遊客人數已超過500萬人次,佔外國遊客總量的近四成。京都作為文化古都,更是吸引了無數中國遊客前來賞櫻、逛寺廟。
然而,在這片看似安全的景點中,一起突如其來的襲擊事件,卻如同一顆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層層漣漪,不僅引發中國官方的「赴日警示」,還暴露了海外華人社區內部的複雜矛盾。
事件的經過和細節:2025年6月6日,京都街頭出現了的血腥一幕,6月6日那天的中午時分,陽光普照的京都伏見區,一名30歲出頭的中國遊客李某(化名,來自廣東省),正獨自沿著鴨川河畔的步行道散步。他剛結束一場寺廟導覽遊,正計畫下午前往附近的清水寺繼續行程。突然,一名身穿灰色T恤的男子從後方衝出,手持一把約15厘米長的摺疊刀,直刺李某的左側腰部。李某回憶當時情景:「我只覺得後背一涼,轉身就看到那人揮刀,又砍了我手臂一下。血流得滿地都是,我大喊救命,但周圍遊客都嚇呆了。」
襲擊僅持續不到10秒,凶手隨即逃離現場。李某倒地不起,鮮血染紅了河邊的石板路。路過的日本當地居民及遊客迅速報警,京都府警方趕到後,將李某緊急送往京都大學附屬醫院。醫檢顯示,他腰部刺傷深達5厘米,伴隨失血性休克,手臂傷口需縫合12針。幸運的是,傷及內臟的風險不大,但李某至少需休養兩週才能出院。
警方初步調查顯示,襲擊發生在鴨川河畔的一條熱門觀光步道,當時周邊有約20名遊客,包括幾名中國團客。監視器畫面捕捉到凶手逃跑路線:他沿小巷奔向附近的商業街,丟棄了沾血的刀具後消失在人群中。警方推測,這並非隨機搶劫,因爲李某身上僅有少量現金和手機,也未被搶劫。相反,目擊者描述凶手與受害者有過短暫「爭執」,似乎涉及口角。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 香港特區政府旅遊事務署都發布「赴日旅遊警示」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在事件發生後數小時內即發布緊急通報:「近日,日本部分地區發生針對中國遊客的惡性傷害事件,大使館提醒廣大同胞提高警惕,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夜間獨行。」這則通報迅速在微信、微博等平臺傳播,配以「日本排華情緒上升」的標題,引發國內輿論熱議。許多網友留言:「本來想去賞櫻,現在看來還是算了,太危險了!」官方反應:從香港到北京的「安全警示」連鎖事件曝光後,中國官方的反應如潮水般湧來。
6月7日,香港特區政府旅遊事務署罕見發布「赴日旅遊警示」,稱「近期日本街頭針對華人遊客的暴力事件增多,建議市民暫緩非必要旅行」。這是自2023年福島核廢水事件後,香港官方第二次對日本發出類似警告。隨後,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跟進,於6月10日在官網發布「日本旅遊安全提示」,強調「注意防範排外襲擊,選擇團體出行」。這些警示不僅影響了個人遊客,更波及旅行社。多家中國大型旅行社如中青旅、攜程等,紛紛下調日本團線報價,甚至暫停部分熱門路線。
據估計,僅6月下旬,日本旅遊業因中國遊客取消訂單而損失逾5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0萬元)。網上討論區充斥著「日本人排華」的標籤,微博熱搜「日本襲擊中國遊客」一度衝上前三,閱讀量破億。一些人甚至趁機呼籲「抵制日貨」,將事件與歷史恩怨掛鉤。中國駐日大使館的聲明尤為引人注目。他們不僅慰問受害者李某,還向日本外務省提出「嚴正交涉」,要求徹查「針對華人的系統性歧視」。大使館官員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我們已多次提醒日本政府加強對外國遊客的保護,但類似事件仍頻發,這反映出日本社會的深層問題。」這番言論被部分日本媒體解讀為「政治化」,引發雙邊外交小摩擦。
不過事情最後出現了反轉真相大白
2025年8月18日,凶手落網。原來是中國人砍中國人然而,故事的轉折來得如此戲劇性。
經過兩個多月的追查,2025年8月18日,京都府警方在位於大阪的一家小型旅遊諮詢公司內,逮捕了36歲的中國籍男子譚超(音譯)。譚超不僅是事件凶手,還早在6月因「非法滯留」罪名被捕,並於7月被起訴。原來,他持旅遊簽證逾期居留日本超過一年,靠經營一家針對中國遊客的「導遊中介」公司維生。
警方調查顯示,譚超與李某的衝突源於「同鄉糾紛」。兩人皆來自廣東沿海地區,早在中國國內就因生意往來相識。李某抵達京都後,曾透過譚超的公司預訂私人導遊服務,但因導遊遲到且服務不滿,李某當場退款並揚言投訴。這激怒了譚超,他尾隨李某至鴨川河畔,雙方發生口角後動手。譚超在審訊中供認:「我只是想嚇唬他,沒想到下手重了。」警方從他的公司電腦中找到相關聊天記錄,證實這是私人恩怨,而非「排華」事件。
這一真相曝光後,輿論瞬間反轉。日本媒體如《產經新聞》頭版標題直指:「中國遊客襲擊案真相:同胞內鬥,非日本排外。」中國網路上則湧現無數吐槽:「原來日本這麼危險,是因為中國人在那兒打中國人?」「大使館話說一半,害大家白擔心!」微博熱搜迅速轉向「中國人在日互毆」,閱讀量同樣破億。更有網友調侃:「下次去日本,防日本人不如防老鄉!」。
荒謬的警示後 中國駐日大使館不澄清還繼續搞事
荒謬的警示後,中國駐日大使館未對先前通報作出正式澄清,但內部已調整警示語調,從「排外風險」轉向「注意海外華人糾紛」。
李某康復出院後,返回中國,並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感謝日本醫生救命,事情純屬誤會,大家別被假新聞騙了。」譚超則面臨企圖謀殺罪起訴,可能被遣返回國。這起案件不僅暴露了海外華人社區的內部衝突(如簽證問題、生意糾紛),
8月後,中國遊客赴日人數雖在小幅回升,但「中國人打中國人」的梗已成為網路熱詞。正如網友所言——「去日本最危險的,不是日本人,而是你可能遇到的老鄉。」
沒想到2個月後,中共又開始了各種警告甚至斷航,而這一次打臉的是什麽呢?在中共經濟嚴重下滑的今天,針對日本的制裁,相反會更多地讓中共的經濟下滑甚至見底,一方面禁止國人來日本旅游,一方面禁止農民返鄉,由原來的「惡意返鄉」,到今天的禁止農民「返鄉滯鄉」,對老百姓來説,中產不能去日本旅行,農民連家都不允許回了。其邪惡的本質可見一斑,如果再不清醒對中共的認知,真的很危險。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