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三板斧 雙標 封控 霸權 引爆中日臺烽火(圖)

作者:陳靜 發表:2025-11-19 11: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習近平
高市早苗與習近平。(圖片來源: 公用领域 X賬號)

中共近來在東海與台海的動作急遽升溫:海警船闖入釣魚島(日本稱尖閣諸島)海域,中共軍機艦艇頻繁騷擾臺灣,同步啟動輿論戰、反日宣傳、旅遊警示以及海上射擊演習。北京對日本與臺灣同時「開戰」,讓整個東亞局勢陡然緊張。

然而,這一連串看似強硬的行動,背後卻浮現出一個關鍵是習近平的雙重標準,不但暴露得淋漓盡致,還把自己推向了外交困局與內部危機。

習近平「對美軟、對日硬」惱羞式外交的開端

知情者透露,習近平在與川普會面時,氣勢低迷、明顯收斂,不敢在臺灣問題上與川普正面交鋒。

對於一向把「反美鬥爭」掛在嘴邊的中共領導層而言,這是一場外交上的「失分」。於是,當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公開宣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習近平立刻勃然大怒。

外交部隨即在凌晨三點發出「緊急交涉」公告,強調是「奉示召見」,這四個字透露出:這不是正常外交程序,而是習近平親自下令的政治動作。換句話說:對美軟弱無法發泄的怒氣,習近平轉而拿日本當「軟柿子」。然而,所謂的「軟柿子」,最後卻變成了鐵板。

中共嚴厲要求日本履行歷史文件 卻自己撕毀《中英聯合聲明》

北京近期反覆引用《波茨坦公告》和《中日聯合聲明》,要求日本遵守國際承諾。林劍、毛寧甚至在X(Twitter)上大張旗鼓發布英文、日文海報。但問題來了,中共自己怎麼對待國際承諾?

1984年中英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白紙黑字寫著:香港50年不變。結果呢?到了2017年,中共外交部陸慷一句:「聯合聲明只是歷史文件,不具現實意義。」便把法定承諾踐踏得一乾二淨。

如今,中共居然要求日本遵守比《中英聯合聲明》更早、更老的歷史文件。這種「選擇性守約、選擇性失憶」的行為,凸顯出非常典型的中共邏輯:國際條約不是法律,而是工具;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丟。習近平最不願被揭穿的,就是這個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內部軍隊大清洗 習近平的拳頭越揮越虛

《金融時報》披露,在福建艦入列儀式上,三名本應到場的海軍高層詭異缺席,海軍司令胡中明、南部戰區司令吳亞男、戰區政委王文全,這不是普通的「行程衝突」,而是又一波軍內清洗。

美國軍情人士指出:軍隊表面平靜,實則內部已亂成一鍋粥。軍官人人自危,軍心渙散,戰備失序,這樣的軍隊,如何成為習近平想用來震懾臺灣與日本的「拳頭」?

所以習近平越來越急,越顯得躁動。這就形成外界眼中非常反常的「愈弱愈強硬」的外交模式。

習近平的反日操作 美日同盟更緊密

習近平本想藉此示強,結果卻送上了美日的「最佳助攻」。《共同社》16日民調:高市內閣支持率69%(超罕見高點)「贊成」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者;48.8%;贊成提升防衛費者60.4%。

這代表什麼?中共越反日,日本民意越支持高市的反中政策;中共越施壓,美日同盟越緊密。美國駐日大使葛拉斯甚至發文直接諷刺:「感謝中共戰狼,幫我們強化了堅不可摧的日美同盟。」

這種「外交反效果」,在中共近年外交史上屢見不鮮:想壓臺灣倒促成臺美關係升溫;想分化日美反而讓美日捆更緊;想打擊臺灣士氣沒想到臺灣國際聲望上升。而這次的高市事件,更是習近平惡意操作下的「外交災難」。

臺灣成為北京的遷怒出口中共啟動「複合式威脅」

面對蔡英文、蕭美琴歐洲訪問成功,北京的玻璃心再度碎裂。

中共立刻開始三重攻勢:軍事威懾包括30架次戰機、7艘艦艇、多日「聯合戰備警巡」;輿論戰、反日宣傳包括動員臺灣親中名嘴、政客,散佈反日與恐嚇臺灣言論;國際外交施壓包括旅遊警示、海事射擊演習;向日本施壓、對臺灣打壓。

臺灣國安人士指出:這是典型的「複合式威脅」。

目的只有兩個:轉移中共近期外交挫敗的注意力;對國內交差,向人民塑造「我們不怕日本、不怕臺灣」的虛假強勢形象。

但實際上,這種模式已逐漸失效。因為臺灣、日本、美國三方已看清:習近平的行為不是自信,而是失控。

高市早苗為什麼讓習近平如此恐懼?

高市不是普通政治人物。她的立場與發言具有三大殺傷力:直接點破習近平最不想面對的現實:臺灣安危與日本存亡直接綁定;她的論述完全符合日本經貿與國安利益,難以反駁。因爲日本32%進口、25%出口穿越臺灣海峽;日本95%原油進口必經臺灣海峽;臺灣掌握92%全球先進晶片;一旦台海生亂,沖繩與美軍基地首當其衝。

她的話替美日防衛合作打上「正當性印章」:習近平越反對,高市越受支持;中共越威脅,美日越向臺灣靠攏。這正是習近平最恐懼的東亞格局:日本全面站到臺灣身後,美日軍事合作升級。

習近平的雙重標準 讓中共陷入三重困境

困境一是國際信用破產:撕毀《中英聯合聲明》,卻要求日本遵守70年前文件。結果就是:所有國家都知道北京簽的條約不能信。

困境二是外交全面反效果:對日本的施壓,激起日本反中民意,強化美日防衛,促進日臺接近,完全逆轉中共戰略意圖。

困境三是內部軍隊動盪軍中清洗,戰備削弱,軍心渙散。

習近平如今對日本動輒「暴跳如雷」、深夜召見大使、外交部連番放狠話,看似在對外展現強硬,實則是一場典型的「政治戲碼」。原因很簡單——他已經沒有能力、也沒有條件動用真正的武力,唯一能用的只剩下「言語暴力」和「政治表演」。

外界常以為北京的對日叫囂是為了威嚇日本、震懾臺灣,但這其實誤解了習近平的真正用意。這些動作從本質上說,是做給中國老百姓看的。中共內部腐敗、經濟衰退、軍隊清洗不止、外資出走,內憂外患讓習近平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已經不是十年前高歌猛進的強勢領導人,而是背靠牆壁、隨時可能被黨內鬥爭吞噬的孤家寡人。

習近平對日本叫囂的真實目的 是給國内人看的

因爲中共是内外交困,因此,他必須不斷製造「外部敵人」、製造「被包圍」與「民族危機感」,才能在國內維持那個搖搖欲墜的強人形象。這就是為什麼每當國內壓力上升,他就會對日本、臺灣突然「發火」——不是因為日本真的威脅他,而是中國老百姓必須看到他「還很威武」。

這種策略其實是一種對內消費的政治操作:讓老百姓以為中共仍然強大。透過對外強硬喊話,中共宣傳可以塑造一種假象:領袖依然掌握主動權、國家實力沒有衰退、軍力仍然能震懾鄰國。但實際上,共軍高層被大規模清洗、導彈採購貪腐數十億、海軍指揮鏈混亂——所謂的「威武之師」早已千瘡百孔。

用民族主義掩蓋國內焦慮:經濟失速、地方財政破產、青年失業創歷史新高——這些真實危機無法解決,只能製造虛假的外部衝突來轉移視線。對日強硬,就是最便宜、最安全、也最容易「收視率爆棚」的民族主義素材。

藉機強化自身權威:。習近平深知他現在已經難以靠政績服人,只能靠「敵人在哪裡、我就在哪裡大喊」的方式延續他的政治生涯。對日本的叫囂,實際上是一場國內政治續命術,透過外交騷動營造「只有我才能帶領中國對抗外敵」的假強人敘事。

然而,這一切只是強弩之末。真正瞭解情勢的外界都看得很清楚:習近平不是在展示力量,而是在掩飾虛弱。不是在威懾日本,而是在演給老百姓看。不是在主導國際局勢,而是在為自己延長政治壽命。

這種對內表演式的對外強硬,不但無法掩蓋他的困境,反而曝露出中共政權已經走到不得不靠「言語暴力」和「民族主義自嗨」維持統治的末路狀態。如同強弩射出的最後一箭,看似震天響,其實已經無力傷人,傷的只能是自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