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團隊崩盤了?都是「螃蟹心理」惹的禍。(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釣過螃蟹的人或許都知道,簍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蓋上蓋子,螃蟹就是爬不出去的,因為只要有一隻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會紛紛攀附在它的身上,結果沒有螃蟹能爬出去。這就是「螃蟹文化」也叫「螃蟹效應」或「螃蟹心理」。
螃蟹如此,企業也同樣,如果員工之間、員工與老闆之間經常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算計,或明爭或暗鬥,甚至想盡辦法去破壞或打壓,久而久之,企業組織裡就只剩下一群互相牽制、毫無生產力的螃蟹。
在競爭機制中,應避免這種「螃蟹文化」。競爭面前固然不必講謙讓,但競爭的規則卻不容踐踏,一旦規則遭到破壞,有序變成了無序,那麼,每一個個體都將面臨來自四面八方不擇手段的攻擊,結果就會出現「螃蟹效應」。
「螃蟹效應」是一種企業倫理的反映,進而表現為不道德的職場行為。
其主要特點是,組織成員目光短淺,只關注個人利益,而忽視團隊利益;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持久利益,相互內鬥,進而整個團隊會逐漸地喪失前進的動力,如此,便會出現1+1<2,而且隨著「1」增加到N個,最終的能量「和數」會遠小於N,從而最終失去生命力。
「螃蟹效應」是一種企業倫理的反映,進而表現為不道德的職場行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螃蟹效應」的3個原因
1、自私心理
這種自私心理導致了主觀傾向,是產生「螃蟹效應」的首要因素。
2、平均主義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義意識作用,眼紅他人優秀而自己平庸,出現不配合或玩釜底抽薪的動作。
3、好強心理
人總是很好強,與同齡人相比,往往誰也不會服誰,並總想在某些方面超越競爭對手,於是相互間總會形成牽制,有形和無形的爭鬥就展開了。
「螃蟹效應」可能的3個後果
1、一山不容二虎
兩個人的能力在伯仲之間,總會成為競爭對手,最終總有一個犧牲品,企業內部也形成內耗。
2、三個和尚沒水吃
一個人就能幹好的工作,兩個人或更多的人卻干不好。最後出現相互推諉、扯皮,降低整體效率。
3、鷸蚌相爭,漁翁受利
職場中有時會出現這樣的無奈,兩隻螃蟹可能是某一職位的最佳人選,但由於他們相互牽制,為了各自的利益明爭暗鬥已趨白熱化,用了誰都會給整個團隊帶來不利影響,最終的結果是只能拋開他們,而選擇一個資質差的。
責任編輯:方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