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中國經濟會好轉嗎?(圖)

西方觀察家對中國2023經濟樂觀的盲點

作者:王丹 發表:2023-01-27 07: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外貿
中國經濟進一步衰退(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月27日訊】展望2023年中國的整體發展走勢,我認為最重要的觀察指標就是經濟發展是否可以復甦。如果經濟恢復增長,中共的統治會相對穩定一些;如果經濟繼續衰退,三年疫情積累下的社會矛盾有可能進一步爆發。

關於這個問題,目前看到的分析基本分為兩派,一派認為中國疫情防控措施放開,勢必出現強勁反彈,中國經濟前景看好;另一派比較悲觀,認為中國經濟指數或許會有一定程度的反彈,但總體來看,經濟衰退在2023年不可避免。有意思的是,比較樂觀的多是西方觀察家,而比較悲觀的,大多為中國本土的觀察者。我當然也屬於後者,我認為2023年中國的經濟將進一步衰落,而不會是持續性的谷底反彈。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分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西方觀察家分析中國的經濟走勢,大多按照習慣的分析方法,使用經濟統計數字為基礎的分析模型,換句話說,是以經濟角度看經濟發展。我認為這是西方對中國的諸多錯誤認知之一。實際上,在中國是沒有單純的經濟問題的。中國沒有經濟學,只有政治經濟學。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中,政治因素髮揮了太多、太大、太深的作用。政府干預在西方也存在,但程度與中國相比,完全不是同樣性質的問題。在中國,經濟發展與政治環境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我對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不看好,也是基於2023年政治環境不會改善的判斷。

如果我們僅僅從經濟數字的角度看問題,很快就會看到中國經濟復甦的各種證據。但這首先就會遇到一個問題:這些數字的真實性到底如何?而經濟數字的真實性,本身就已經不是經濟問題了。即使拋開真實性這個問題不談,數字的增長就能代表中國經濟發展的好壞嗎?到底什麼才是我們判斷中國經濟好壞的指標呢?我認為,中國企業家和外資對於中國前景的信心指數,或許比GDP或者出口貿易等具體經濟數字的參考意義更大一些。因為它更能反映出中國的政治經濟學的本質。

就此而言,最近比較值得關注的一項調查,或許比較能說明問題。中國歐盟商會去年針對其成員進行了一項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高達六成的歐洲在華企業認為在中國經商越來越困難,第二主要的原因,在於不透明的法規,以及商業活動的動輒政治化。這兩項原因,其實都是與政治環境息息相關的。該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指出,在中國做生意的外國企業愈發認為習近平政府的政策捉摸不定。他坦言,歐企原以為中國政府計畫周詳、組織嚴密,卻在疫情下面目全非,「摧毀了我們對中國政府的很多信任。」我認為這番話和這個民調結果,非常能夠說明問題。

眾所周知,企業界的信心對經濟很重要。沒有信心,就不會有長期投資的打算;沒有信心,才會有今天中國出現的資金和產業鏈的外流。而「沒有信心」在西方國家,可能是出於對於經濟前景的分析;而在中國,誠如歐盟商會的調查顯示的,完全是出於對於政治環境的判斷。習近平和劉鶴等中共領導人在最近釋放了一些改善企業經營環境的信號,這或許是一些分析家重燃對中國經濟的希望的根據,但他們忘記了一個最根本的因素,那就是: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的政治環境不可能有所改善。換句話說,在今天的中國,日益敗壞的政治環境,使得不管是本土企業還是外資企業,都無法建立起對於未來的信心。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怎麼可能有持續的好轉?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上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