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德國法蘭克福歐洲中央銀行(ECB)總部前巨大的歐元標誌(圖片來源:Ralph Orlowsk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0月12日訊】近期,歐元兌美元匯率大幅下挫,8月下旬以來已經跌破平價(1歐元兌換不到1美元)。1999年1月歐洲貨幣聯盟成立,歐元正式啟動,從那時算起歐元已度過了23個年頭。在歐元啟動的第二年,歐元也曾經跌破平價,在2000年9月至2002年5月間一度跌到0.9以下。不過,從2002年11月開始迄今,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裏,即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2010年歐債危機期間,歐元都保持著對美元的相對強勢地位。
所以,一個自然的問題就是,近期歐元的頹勢只是一個短暫現像嗎?我們的結論是否定的。近期歐元的頹勢是2010年歐債危機的延續,隨著政府槓桿率的持續飆升,加之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的巨額貿易逆差,歐元區的瓦解未必不可能。
歐元歷史
二戰結束後,通過和平手段實現歐洲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的聯合成為歐洲大陸國家、尤其是法國和德國的夢想。在經濟方面,1951年《巴黎條約》建立了包括法國、德國在內的6國煤鋼共同體,1957年《羅馬條約》建立了歐洲經濟體共同體(歐共體),1972年歐共體主要國家開始實施共同體各成員國貨幣對美元的聯合浮動機制,1978年聯合浮動匯率機制進一步發展為包括建立歐洲貨幣單位和歐洲貨幣基金的歐洲貨幣體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EMS),1992年《歐洲聯盟條約》(又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決定自1999年1月1日起建立歐洲貨幣聯盟(European Monetary Union,EMU),實行單一貨幣——歐元,歐洲經濟和貨幣一體化進程進入一個嶄新的高潮。
歐元之所以能夠打破過往三千年的主權貨幣歷史,成為第一個超主權貨幣,這一方面是因為歐洲各國對「和平統一」的嚮往,另一方面也得到了理論的支持,即所謂的「最優貨幣區理論」。這一理論始於1961年羅伯特•蒙代爾的一篇論文——「最優貨幣區理論」(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蒙代爾的基本邏輯是,在兩個國家間,如果生產要素、特別是勞動力可以自由流動的話,那麼,當一國衰退、另一國繁榮時,勞動力就可以從前者流動到後者,進而確保充分就業。由於勞動力的跨國流動取代了匯率浮動,成為調節兩國經濟的機制,這兩個國家的貨幣就可以實施固定匯率——固定匯率的極端就是統一的貨幣。
然而,最優貨幣區理論忽略了國家主權及其背後的財政體制的作用。實際上,即使是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也依賴於統一的財政體制,因為只有財政統一了,才會有統一的社保福利安排和真正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不能享受城市社保福利因而難以在城市立足的中國農民工)。而且,在財政分散的情況下,經濟弱國有著充分的動機從統一的貨幣區中攫取利益。總之,統一的歐元區的根本缺陷在於,各成員國的財政政策是獨立的。這種貨幣統一、財政分散的財政貨幣體制為歐元危機埋下了伏筆。
2010年歐債危機
在歐元區19個成員國中,經濟發展水平向來差異較大。其中,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是前四大經濟體,經濟份額佔到歐元區GDP的75%。傳統上一般將德國、法國兩個主導國家以及荷蘭、比利時等歸於經濟發達的「北方國家」,而將義大利、西班牙以及愛爾蘭、希臘等歸於經濟落後的「南方國家」(在2010年歐債危機後,受到重創的法國已經跌落到南方國家的行列)。從歐元區成立前一直到成立後,北方國家和南方國家素有芥蒂。北方國家擔心南方國家利用統一的貨幣區「揩油」,南方國家忌憚北方國家霸道。
2010年歐債危機起源於希臘政府債務違約,後來蔓延到義大利和西班牙,這幾個南方國家的國債在市場中完全喪失了流動性。為了救助南方國家,歐央行(ECB)推出了不少措施,名目繁多,但在本質上都是債務貨幣化——讓成員國央行(National Central Bank,NCB)購買本國國債。
債務貨幣化還改變了歐元的發行機制,扭曲了歐元區內的資源配置。歐債危機前,歐元的發行是由ECB根據各成員國的經濟規模按比例分配。債務貨幣化後,隨著各個成員國央行購買本國國債,赤字大、債務負擔重的南方國家NCB就可以發行更多的歐元。這些歐元通過Target系統(歐央行內部國際支付命令系統, ECB’s internal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payment orders)支付給了赤字小、債務負擔輕的北方國家(主要是德國),用以償還先前的債務和繼續購買商品服務。於是,在Target系統中,北方國家不斷累積盈餘,而南方國家不斷累積赤字。
以歐元區最大的債主德國和最大的兩個債務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為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德國央行在Target系統的淨債權不斷累積,對應的是義大利和西班牙央行不斷累積的淨債務。2019年,德國央行的淨債權超過了9千億歐元,後兩者的淨債務則達到近8千億歐元。2021年,德國央行的淨債權進一步上升到近1.3萬億歐元,後兩者的淨債務則超過了1萬億歐元。所以,本質上看,這就是南方國家向北方國家「打借條」——如果用黃金來清算的話,按照1800美元/盎司的黃金價格,大約等於2萬噸黃金。
近期歐元兌美元跌破平價的背後是美元的相對強勢,而美元強勢的背後是石油和天然氣。全球的基本經濟格局是中、美、歐三足鼎立: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和貿易網路中,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亞太、以德國為中心的歐洲和以美國為中心的北美等三大子網路。在這三大子網路中,唯有北美能夠實現能源的自我平衡。
在嚴重依賴石油、特別是天然氣進口的歐洲,能源價格上漲的衝擊正在引發惡性通貨膨脹和史無前例的貿易逆差。
新歐債危機
在出現巨額貿易逆差的同時,歐元區政府槓桿率也大幅上升。比較2010年和截止今年3月的政府槓桿率,除了德國、愛爾蘭、馬爾他之外,其餘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在當年引發歐債危機的希臘,政府槓桿率已經突破了200%,而在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三大經濟體,政府槓桿率也大幅上升,西班牙的政府槓桿率接近於翻番。
回顧1992年的英鎊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近兩年阿根廷比索兌美元的大幅度貶值,歐元區已經具備了爆發貨幣危機的三大基本要素。首先是貿易逆差。其次是政府高槓桿。南方國家的高政府債務是一個長期的結構性難題(例如由於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除了印鈔票,幾乎無解。然而,統一的歐元區約束了南方國家印鈔的能力。最終,要麼是德國妥協,要麼是南方國家退出。最後是惡性通貨膨脹。抑制通脹要求ECB加息,但加息將進一步削弱南方國家的經濟和財政。這也是在面對通貨膨脹的時候,ECB縮手縮腳的主要原因。
從當前再往後的至少十年間,全球將處於一個巨大的能耗躍遷點。隨著全球人均收入水平的繼續提高,人均能耗量將會大幅提高。所以,能源的相對價格效應將會繼續強化。如果這個判斷是正確的話,那麼,能源匱乏、財政分散的歐元區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歐元區瓦解並非不是一個選項。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