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出家者,必須考試合格,獲得了政府授權的「度牒」,才算得上是僧道。
漫漫歷史長河,無不在講述著修煉、出家人、神、佛、道與人的關係,而古人向來信奉神佛、信奉「天人合一」,因此民間對於修煉人可謂是無比尊敬,這對現代人而言,是難以想像的事情。既然古代社會存在這樣的氛圍,那麼對出家人或修煉人的要求也就高了。古代社會是不能隨隨便便就能出家去當僧人、道士的,需要參加考試,考佛法,考德行,考試合格才能拿到「度牒」,之後才可以前往寺廟、道觀中修行。如果沒有度牒,寺廟與道觀為其剃度是犯法的,要受朝廷法律的處分,而且被剃度了的出家人還會被要求還俗。
不過,「度牒」到底是甚麼東西呢?為什麼一定要取得這個東西才算正式出家了?
「度牒」就是政府允許你出家的文件,因為成為僧人、道士後,是可以免除賦稅和勞役的,絕對不是說你想出家就能出家,一切都必須符合條件的。「度牒」大概是在唐朝時期出現的,由祠部頒發,由綾素錦素鈿軸製成;到了北宋,改用紙製「度牒」;到了南宋,又改用絹製「度牒」。度牒上詳細記載著持牒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齡、所屬寺院、所誦經典師名等,有祠部的批文、簽署日期和官署名等。簡單的說,就是一個身份證明,有度牒的人,就能夠算作是一名正規僧人。
拿到度牒的方式大體有「試經度僧(策試經業)」、「特恩度僧(皇帝詔敕恩度)」、「進納度僧(繳納錢物)」三種。其中的「特恩度僧」是皇帝在特定時期詔告天下、佈施恩澤的度僧方式,但在操作的過程中亦非常注重經業的策試。「進納度僧」是為解決經濟困境和財政危機而實行的一種以交納錢財為前提條件的出度方式,但同樣也重視其德行。
除此以外,唐代出家還有很多限制,主要有十條:不會太老或太小,生活能夠自理;具丈夫身,有堅強意志,能吃苦耐勞;父母允許;沒有犯邊罪;非是賊心人道,出家的動機純正;志性堅定,信仰明確;非負債人,沒有債務在身;非官人,不是承擔社會重任的官職人員;身體健康;四肢齊全,五官端正。
這樣看來,古代出家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看看現在中國的所謂「出家人」,有多少可以通過佛法和德行的考試?有多少可以符合上述十個條件?
儘管宋代開始出現了度牒的商品化,對歷代大德高僧、高道傳承下來的寺院戒規,起了嚴重的破壞作用,但此種制度依舊對出家人的德行有著根本要求,佛、道修煉界也都有人修煉成佛、成仙。
清朝順治年間,順治皇帝認為出家是好事,值得尊敬、提倡,不必嚴格的限制,因此廢除了度牒制度,但直到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因為「攤丁入畝」政策的廣泛推行和其它各方面的原因,歷時千年的度牒制度才徹底被廢止。廢除該制度顯然降低了對出家人的要求,因此抱有不同目的者,甚至德行欠缺者,才輕易走入修行。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受到當代「無神論」的影響,不信神佛存在,亦拋棄道德等為人標準,視之為敝屣而日漸沉淪。其實,惟有找回自己真正的文化、道德和信仰,才能真真切切地獲得心靈平和寧靜,並懂得做一個好人的重要性,進而了解獲得神佛眷顧的珍貴。
責任編輯:袱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