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公認的一級致癌物 你家可能也有(組圖)


炸雞塊
高溫植物油、油炸過火、爆炒的食品都會產生苯並芘致癌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牛津大學研究發現,飲食是最主要的致癌風險因素,30%~35%的癌症死亡與飲食有關。食材、烹飪和保存方式都可能帶來舌尖上的癌症。具體來看看,生活中常見的致癌物有哪些,它們是如何讓食物致癌的。

黃麴黴素

1毫克黃麴黴素,就是致癌劑量!它是最強的生物致癌劑。

1、發霉花生、玉米

黃麴黴素藏在發霉的食物裡,特別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花生、玉米等。我們常吃的大米、小米、豆類,在高溫濕潤的環境下,容易霉變。

2、變質米飯

別以為米飯做熟了就能放鬆警惕,變質的米飯是最容易產生黃麴黴毒素的。

3、發苦堅果

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一定要及時吐掉並且漱口,因為瓜子等堅果的苦味正是來自霉變過程中產生的黃麴黴毒素,經常攝入會增加罹患肝癌的風險。

4、沒洗乾淨的筷子

飲食
裸筷子、漆筷子都容易開裂藏食物殘渣而產生黃麴黴素。(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筷子本身並不會長黃麴黴菌,但我們平時使用來吃花生、玉米等澱粉含量高的食物的筷子裡最容易藏澱粉,一旦霉變了,黃麴黴素就藏在裡面。裸筷子、漆筷子都容易開裂藏食物殘渣而產生黃麴黴素。

5、劣質芝麻醬

芝麻醬、花生醬雖然美味,但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用糠芝麻、癟花生甚至變質的芝麻、花生做原料,其中變質的花生中含有黃麴黴毒素。而且這種加工後的產品,比發霉花生難識別多了。

6、小作坊自榨油

一些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等在儲存過程中如果發霉,榨得的油中可能帶入黃麴黴毒素。有的花生外表正常,但內部已出現黃麴黴素,而小作坊的壓榨機或家用榨油機工藝簡單,缺乏除去有害物質工藝,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煉。

苯並芘:可誘發多種癌症

1、高溫油炸食品

多次使用的高溫植物油、油炸過火、爆炒的食品都會產生苯並芘。焦糊的食品中其含量比普通食物的要增加10~20倍。

2、炒菜油煙

據測定,食油加熱到270攝氏度時產生的油煙中含有苯並芘等化合物。錯誤的做法:鍋裡油冒煙了才放菜,炒完一道菜後,不刷鍋就接著炒,這2種做法都容易產生苯並芘。

3、燻烤食品

燻烤所用的燃料木炭,本來就含有少量的苯並芘,在高溫下它們便有可能伴隨著煙霧侵入食品中。另一方面,被燻烤的魚或肉自身含有的糖和脂肪不完全燃燒也會產生苯並芘。

4、掛爐烤鴨

「掛爐」方式製作烤鴨時,一方面,果木自身燃燒會產生一些苯並芘;另一方面,鴨肉經高溫產生的油脂等滴到火上,這些脂肪在高溫下發生熱解或熱聚反應,也會產生苯並芘,然後這些苯並芘就隨煙塵上升,附到烤鴨上。

亞硝酸鹽:有毒、間接致癌

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進入體內會和胃內的蛋白分解物結合,形成致癌物亞硝胺。

1、熟肉製品

亞硝酸鹽是各國許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主要用在肉製品當中。它可以讓肉色變得更紅豔,顏色討人喜歡。但小作坊、餐館、農貿市場的產品一定要非常小心。

2、醃菜

有必要知道一個普遍規律:醃製蔬菜的頭一兩週亞硝酸鹽含量最高,20天~30天後含量很低。醫師指出:臨床上出現的吃醃菜中毒的病人,一般是吃「爆醃菜」,也就是醃製時間很短的蔬菜。

3、涼拌菜

雖然涼拌菜放幾天之後看起來還是很新鮮脆嫩,但放一兩天之後,其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卻比剩菜還要多。

4、火鍋湯

有實驗測定,火鍋湯中亞硝酸鹽的數值不足以令大多數人發生急性中毒,但其中胺基酸和胺類物質含量比較高,在加熱條件下,極可能與亞硝酸鹽合成亞硝胺類致癌物,常吃的話不能低估其誘發癌症的風險。



責任編輯:蓮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