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人過五代另起墳 屋住三代必走人」?(圖)

作者:有畫說藝術 發表:2022-03-13 18: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遠房親戚一旦超出五服的範圍,就可以不再算是親戚。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遠房親戚一旦超出五服的範圍,就可以不再算是親戚。(圖片來源:Pixabay)

中國的民間俗語中,有「人過五代另起墳,屋住三代必走人」一說,但這是甚麼意思呢?在傳統中華文化裡可有類似的民俗概念

我們首先從最基本的概念談起,還記得傳統文化裡有「五服」(指五種不同規格的喪服)之說吧!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遠房親戚一旦超出五服的範圍,就可以不再算是親戚。

比如逢年過節或遇到紅白喜事時,五服以外的關係雙方無須按照親戚間的禮數來往。撇開五服之外,中國人還講究輩分,但須注意的是,往昔是論「字」排輩,而非論「資」排輩。

過去,人們有修撰族譜家譜的傳統。家譜或族譜,就是通過記載家族世系人名字輩來達到「辨尊卑序長幼」的目的,所以過去老一輩的人,都知道自己屬於家族裡的哪一個字輩。

在同一宗族內,人們通過字輩,就可以知道各自的輩分,輩分又和家族的世系次第相對應,比如「祖宗十八代」,實際上就包含了一個家族傳宗接代的十八個「字輩」。

之所以有這樣傳統,和歷史上的「宗法制度」有很大關係。何謂宗法制度?簡單來理解,就是「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既有國法也有家法,任何個體都必須在遵守國法的同時,還要遵守宗族的族規或者家族的家訓。

這些古老中華文化在傳承過程中,衍生出了很多規矩與講究,例如有句俗語說:人過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古人為甚麼這麼說?是立基於何種現實概念嗎?

大家注意這句俗語裡出現「五代」和「三代」這兩個關鍵詞,也就是說,當一個家族傳宗接代到第五代人的時候,就必須要另起祖墳;而當房子住過三代人以後,後面再下一輩的人就必須要搬出去住。

這一句俗語的深層內涵是甚麼呢?在古代的宗法體系之下,中國人一般是以家族為單位共同生活在一個大的祠堂,住在這裡的人基本上都是同一個姓氏,而且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老祖宗。

如果往上追溯,牌位最上面的那個老祖宗就是「高祖」,高祖往下是曾祖,曾祖往下是祖父,然後是父親和兒子,這樣剛好是五代人。

當一個家族發展到第五代的時候,已經開枝散葉人口眾多,過去往往同一宗祠裡的人、基本就都是五代以內的關係,比如咱們在電視裡經常聽人喊「三叔公」「四大爺」,其實都是同一個家族的族人,只是輩分不同。

為甚麼人過五代以後就要另起祖墳?這就和古代的祭祀禮儀有關。我們知道,古代皇帝的列祖列宗都可以配享太廟,但是平民百姓家裡,一般供奉的都不會超過五輩,也就是說,子孫祭拜的,頂多就是到最上面的那位「高祖」,高祖以上的祖宗,那基本就管不到了。

古人相信一種民俗說法:老祖宗對後人的庇佑也只能管五代人,所以五代以後,你就另起祖墳,讓新的老祖宗繼續庇佑後面的子孫後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家族的墓地有限,不可能永遠擠在一起,所以在五代以後也要另覓一塊風水寶地,當然與此同時,也就相當於族譜裡面又分出了一個新的支脈。

「屋住三代必走人」,這句俗語,很多七、八十年代的人應該能夠理解,因為過去在農村裡面,當孩子長大結婚以後,就要進行分家。例如一位老人他有四個兒子,後來這個大房子就分成了四份,然後四個兒子分別獨立生活,這就叫分家。

但是到了第三代時,這個房子就沒有辦法再繼續往下分配,一來實在是面積太小了,二來呢,磚木結構的老房子也存在安全隱患,因此過去在農村裡面,到第三代的時候,就要自己找一塊宅基地建造新的房子,所以叫「屋住三代必走人」。

當然現在已經不存在這個問題,基本上都是一代人一代房,父母和子女甚至都不會同住在一起,相比過去的傳統,少了很多家的味道,也少了很多傳統的溫暖,所以,雖然很多傳統和習俗都已經慢慢消失,但文化和思想、孝道和親情,更需要我們好好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云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