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鄭也夫(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9年1月8日訊】北京大學教授鄭也夫最近撰文,談中國政治改革為什麼艱難,呼籲中共體面淡出歷史舞臺。評論認為,文章的重要性在於突出知識份子的良心,作者則率先改變逆來順受的國民形象。
文章一出,有媒體稱,這是「新年驚雷」,「真正的北大精神和愛國」,「拒作犬儒的北大教授!讀書人的風骨」,「北大教授鄭也夫公開倒共」,等等。
資料顯示,北大社會學系教授鄭也夫,曾撰文揭露中國教育體制和學術界黑幕。他還反對科研腐敗,沒有為自己的課題申請過國家資金,並且「不申請並拒絕任何官方獎項」。
去年12月定稿的這篇文章,呼籲中共體面退出歷史舞臺,「也不可以任由那些說不清最終目標的政改呼聲去麻木眾生的心智」。前中國青年報編輯李大同對美國之音說:「我個人印象比較深的就是讓中共體面退出。我覺得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因為也夫是個學者,他說的體面退出不是讓你中共交權。非常現成的就是臺灣經驗。實際上,蔣經國就是利用體面退出的方式,來推動政治體制改革。體面退出就是創造一個從從前的獨裁專制,改變成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政黨之間公平的競爭環境。一旦建立起公平的競爭環境,即便你在這種競選和競爭環境中落敗,你也是體面的,沒有任何恥辱可言。」
鄭也夫文章中說,「結束專制符合中國廣大人民的利益。但是流血和動盪不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和平的大轉型,符合共產黨的利益,因為那是唯一的體面退出的路徑」。
李大同說,鄭也夫似乎也認為,中共根本不會體面下臺。那麼他發表這這番議論的意涵是什麼?李大同說,鄭也夫希望強調知識份子的良心:「當然,他(鄭也夫)知道,這些想法(中共體面下臺)是沒有用的。也夫這篇文章的重要性在於對自己的良心而言。作為一個學者的良心,他不得不說出這樣能夠的話。他必須說出這樣的話,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知。這樣的知識份子和大學教授如果越來越多,那就是一個重要的推進社會的力量。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種子吧,一種勇氣的種子。你要求中國人民做到的,你首先自己要做到。這也是身體力行的一種表現。」
鄭也夫文章特別談到類似國民性的問題。他說:「有什麼樣的統治者,就有什麼樣的被統治者;有什麼樣的被統治者,就有什麼樣的統治者。二者相互塑造,惡性循環是雙方造就的。我們覺得統治者的責任更大,但他的任性是因為我們一直逆來順受,我們慣壞了他。」
香港時事評論員紀碩鳴對美國之音說:「他(鄭也夫)現在的有些提法,本質上也代表著民眾的覺悟。民眾也是一個一個的人,他希望有更多的民眾,能夠走出來說話。這個理論上都是對的,因為一個大的改革,大的革命來說,沒有民眾覺悟和民眾參與,歷史變革無法完成。但是他(鄭也夫)質疑民眾覺悟不夠,覺悟比較底,我覺得這也是脫離了一個現實。這就是說,民眾覺悟從來不是可以個人發揮出來,民眾覺醒是要有領袖帶動的,現在中國缺少產生領袖的土壤。」
紀碩鳴特別談到中國現實社會中領袖和社會精英的現狀,他說:「集權和比較專制的體制下,出現一種領袖並不是那麼容易,或者根本是不可能。基本上你現在可以看到,有些覺悟的,有些思想的,不要說行動了,他要把自己的想法能夠表達出來,在這種環境下都不太容易。所以這樣的環境下,精英人物產生不了,民眾覺醒和號召就沒有力量。所以怪不得民眾沒有覺悟,是整個環境和體制根本沒有可能讓你有這樣一種群體性的覺悟。」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