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身世】去黑痣食惡肉的烏梅(圖)

作者:賢容 發表:2017-07-09 01: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烏梅多食損齒傷筋,可嚼胡桃解之。
烏梅多食損齒傷筋,可嚼胡桃解之。(攝影:龔安妮)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描述,說曹操率領大軍,在行軍途中,炎炎烈日,人人口乾舌燥,却都沒有水可喝。曹操急中生智,想了個妙計,向士兵說,前邊不遠的地方有梅林。所有將士一聽,頓時個個口中流起口水,這就是流傳千古──「望梅止渴」的典故。

《峨嵋山志》上記載:「山有梅子坡,白雲禪師道行偶渴,索水不得,望前坡有梅樹,擬此纍纍果梅實,可以回津。至其地無一梅樹,而渴已止矣。」

烏梅小籍

烏梅為薔薇科葉喬木,性味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

功能:湧吐消腫、斂肺濇腸、醒酒殺蟲。梅樹未熟,果實為青梅,經煙火薰烤後,外毛呈黑褐色,稱為烏梅,又名梅實、薰梅;用鹽漬為白梅;用青梅,加糖鹽漬後,再加丁香、甘草粉末混拌為話梅,可生津助消化。用烏梅加陳皮、丁香、肉桂粉末攪拌後蒸製,為陳皮梅,能化痰、開胃、順氣。

植梅起自商代,已有4,000多年歷史,春秋戰國時,梅花、梅子,作為餽贈祭祀禮品。未有釀醋前,以梅汁代之。遠古先民以梅作調味料,與鹽同為民生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梅花有230多種,食用以青、白、花梅為主。梅樹壽命長,湖北黃梅蔡山有株梅已1,600年。以烏梅入藥最有名的方劑,為醫聖張仲景的烏梅丸,為治蚘蟲專方。

梅花與玫瑰花功用相同,能撫神經、舒肝順氣,可用作煮粥。梅子能定色,可作為染布原料。烏梅能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分泌,可入治膽石症、膽囊炎、膽道蛔蟲症之方劑中。

生津止渴:梅肉含果酸,能刺激舌下腺以生口津,可作為夏暑酸梅湯材料。

糖尿病、尿崩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所致口渴:烏梅加入六味地黃丸中。

熱病後、化療後、舌不知味、食而無味:烏梅加養胃藥。

久痢不止:烏梅肉、白梅肉加乳香少許為丸,茶湯下。

熱痢諸藥不效:烏梅加黃連。

嬰幼兒腹瀉:烏梅粉1克、蘇打0.25克口服。

泄痢所致口渴:烏梅煎湯飲。

久瀉久痢、崩漏下血:服烏梅炭。

黑痣、瘡後弩肉:烏梅研粉外塗,以其極酸,具有腐蝕性。

小叮嚀

烏梅多食損齒傷筋,可嚼胡桃解之。多食易生痰助熱。凡痰嗽、痞積脹滿、胃酸過多、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外感未清、產後、痧痘後忌用。內有實熱積滯,不宜單用。



来源:看中國週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