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鴻圖(資料圖)
【看中國2013年06月14日訊】天氣轉暖,高考、中考於前日落幕。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中國,博得前途、獲得良好的出路、改變自己乃至家人的命運,考試是唯一的辦法。只有考上了,才能走出去,才能得到更多的機會,因此,從古至今,人們都對考試十分重視,而且特別重視它的公平性。
在中國,考試也經歷了一個發展和成熟的過程。隋唐之前,比較時興的是舉孝廉,也就是推薦有才華者當官。但它的弊端迅速顯現,主要就是舉薦者(多為官員和貴族)有很大的徇私空間,可以用舉薦的權力來獲取利益,從而堵塞底層的上升空間。而國家也無法獲得真正的人才。於是,科舉考試就應運而生。無論是誰,都可以參加各級考試,一步步走出來。雖然它依舊有著殘酷的一面,但就選拔人才而言,它已經是相對合理、公正的了。道路崎嶇,但這畢竟是條道路。
考試五花八門考生自己寫榜單
科舉考試初期,可不是只有八股文,詩詞歌賦都考過。《茶香室叢鈔》引明朝著作說,元朝在沒有滅南宋的時候,是用元曲來進行考試的——出上一個題目,讓考生填曲。難怪元朝戲曲如此發達,合著考試選拔的都是編劇編曲。無獨有偶,北宋徽宗年間考試,要求考生看著畫說出一句唐詩,「得畫外趣者登高第」。所以有「宋畫元曲,千古無匹」之說。當然,正史裡並無這樣的記載,也許只是個別考試的個別行為,但足以說明,古人的考試,並非像我們想像的一樣索然無味。
考試內容繁雜,考試方式也不太正規。唐朝時候,考試竟然不將試捲上考生的名字糊起來。考上考不上,全由主試官說了算,叫「通榜」,這就為走後門兒大開綠燈。有時候主試官不想看卷子,乾脆委託給不相干的人來定榜單,甚至會找考生來寫榜單,這也太不嚴肅了。有一年考試,考官竟公然在考場裡說:「諸位都是一時英俊啊,可惜了,無人來救。」當時在場五百多考生,面面相覷,不知道他想說什麼。有個七十多歲的老考生叫袁樞的,問了一句:「您……啥意思?」考官答:「沒有榜單啊。」合著他懶得看卷子,榜單竟然沒寫。
袁樞說:「要不,我來吧。」主考官聞聽大喜,立刻把這個艱鉅的任務給了袁樞。袁樞真不含糊,接了紙筆,稀裡嘩啦一揮而就,寫完了,就是狀元那名字還空著呢。考官問:「那狀元是誰啊?」袁樞說:「狀元啊,非老夫不可。」得,他就這麼成了第一了。
作弊和泄題招致最嚴厲的懲罰
人生總要經歷許多大大小小的考試,但如果覺得某個考試可以耍小聰明,那就大錯特錯了。
明朝有一種專門的太監,叫隨堂秉筆,就是抄抄寫寫的記錄員。以前招收這個職位,是由司禮監推薦,到了崇禎年間,就需要考試了。崇禎十二年夏,司禮監負責人叫李承芳,他手下有個叫顧三聘的,想考隨堂秉筆。千不該萬不該,顧三聘找到一位王建鼎,代寫了一篇作文,當做考試答題交了上去。結果被人告發,這下子,老上級李承芳也救不了他,只好上報。得知情況的崇禎皇帝二話沒說下了指令:顧三聘杖斃,王建鼎發往南海子,一輩子別想在宮裡混了。
大名鼎鼎的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也折在作弊上。弘治年間,唐伯虎考取了順天府的解元,次年和江南著名的富二代、好友徐經(旅行家徐霞客的爺爺)一起進京會試。由於有老師梁儲的推薦,唐伯虎到北京後就投奔了考官程敏政。程敏政曾經考到過順天府第二名,所以對這位才華橫溢的晚輩非常喜愛,還為他的詩集寫了序言。有考官提攜,又滿腹詩書,狀元還有跑嗎?於是整個輿論都預測唐伯虎將會是本科狀元,引起了參考考生的極大不滿。考試過後,一道偏題竟然真有兩個人答對了,於是大家紛紛猜測,這兩個人就是唐伯虎和徐經。這時有人告發程敏政有意泄題,雖無真憑實據,但弘治皇帝還是把此事做成了欽案,由錦衣衛(只有皇帝親手抓的案子才由錦衣衛出面)將程敏政、唐伯虎和徐經逮捕,嚴厲審問。半年多之後,因為證據不足,三個人才被釋放,程敏政已經身敗名裂,出獄三天後就病死,唐伯虎和徐經也因為過於狂傲,被永久剝奪了士子的身份,不得再參加科舉考試。這件案子還殃及了無辜,據說答對這道偏題的是王陽明,但皇帝為了避嫌,把他從第一降級,點的狀元是倫文敘。
當然,最為大家熟悉、也最慘烈的考試泄題案,就是清朝雍正年間的俞鴻圖案了。在閩中督學負責組織考試的俞鴻圖,因為家人受賄,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泄露了考題,結果被判腰斬。俞鴻圖受刑後蘸著自己的血連寫七個「悔」字才斷氣——這讓嚴苛的雍正下決心,廢除了腰斬一刑,俞鴻圖也作為最後一個腰斬受刑者而留在了歷史中。
来源:《法制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