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發表:2011-03-29 05: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靜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首詩的作者是五代的一位高僧布袋和尚。法名契此,又號長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以神異著稱,常以杖揹負一隻布袋入市,故稱為布袋和尚。後梁末帝貞明三年(九一七),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東廊下的一塊磐石上,將入滅前,說了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安然坐化。時人認為其為彌勒的化身。相傳在中國多數佛教寺院裡所供奉的大肚彌勒,即為他的造像。

這首詩寫的是農夫插秧的情形。農夫手拿青秧,只是低著頭,一把把插進田裡。這時候,他的心頭沒有任何的私心雜念,只是一門心思想著插秧。不經意間,他看到水中還有一片明淨的藍天,也許還悠然地飄著幾朵白雲。平日裡忙於勞作,何曾有心思去望一望頭頂的那一片天呢?如今低了頭,才發現水中另有天地。

水中天如鏡,正如人要自覺自悟,使本性清澈顯見,才能夠「六根清淨方為道」。人要使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被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污染,時時保持自性的清淨,這就是道,就是修行了。

一把秧插進田裡,他就要向後退一步。退到最後一步的時候,滿田都是青青的秧苗了。這時,他恍然覺悟:退步原來是向前!後退和前進,在常識裡背道而馳的兩個方向,在這裡竟然成為一個和諧的統一。於是,此句的含義就悄然超越了插秧的意象,而具有了哲理和禪意。

向前!向前!向前!現代人每時每刻都生活在這慷慨激昂的號角裡,不管腳下是平整寬闊的馬路,還是泥濘曲折的小道。一心想的是衝在最前面,恨不得將所有的同路人都踢向路邊,或踩在腳下。哪怕是獨木橋,也會如寓言故事裡的那兩隻白羊和黑羊,誰也不後退一步,結果為了爭著向前而都掉進了河裡。一心向前,讓他們無暇欣賞一路的風景;一心向前,讓他們無視身邊的同行者;一心向前,讓他們穿上了那施了魔法的紅舞鞋,腳步越來越快,無法停止,直至精疲力竭在倒下……

他們的字典裡沒有後退。如果他們也看到過插秧,會不會心有所動呢?退一步海闊天空,古人早就這樣說過。

他們又能爭到什麼?觸氏和蠻氏兩個國家為了爭地,發動了一場戰爭,持續十五天,伏屍數萬。所爭何地?「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蝸牛左右角上的兩個國家,能有多大的地盤可爭?站在局外看,才會明白其中的可嘆和可悲。

兩鄰居修牆,都想多佔宅基地。一家人封書給在朝中為官的兒子,希望他借手中的權力奪得那一小塊地皮。兒子回信說:「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用歷史的眼光看,多佔三尺、少佔三尺有什
麼意義?

後退和前進,其實並不在於你面朝何方,而在於目標所在的位置。面向目標,也可能會越走越遠;背向目標,也可能會越走越近。當旁觀者無法確定你的目標的時候,他所說的後退和前進就沒有了意義。一切的一切,只在於你自己。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