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破空/中共"國慶"大閱兵終於結束,神經緊繃的中南海,總算鬆了口氣。當局沒有公布這場"盛事"的花費,民間估計,數以百億計。燒掉的,至少是幾千所希望小學的建設費。然而,紅牆後的當權者毫不痛惜,而樂在其中。他們需要的,就是這等排場,浩大,壯觀,聲勢驚人。"為人民服務"的檢閱口號,仿如現場諷刺。鋪張浪費,窮奢極欲,炫耀武力,好大喜功,江胡等人,重複著歷史上所有昏君暴君的嗜好。
海陸空,坦克導彈,一個個方隊,望不到盡頭。陡然排出的"聽黨指揮"四個大字,觸目驚心,原來,這是黨軍,不是國防軍,更不是人民軍。手腳甩動,整齊劃一,如機器人。威武之師?殘暴之師?那陣勢,似董卓進京,如曹操圍獵。籍此,中南海正告中國民眾:我黨很強大,我黨很安全,休想推翻我。
56根柱子突兀地立在天安門廣場,據說象徵56個民族,號稱"民族團結柱"。這又是一個天大的諷刺!西藏血腥未乾,新疆槍聲不絕,何來民族團結?56根沒頭沒腦的柱子,彷彿是提醒,毋忘中共腐敗集團拒絕和平對話、煽動民族仇恨、製造民族分裂的罪孽。
層層安保,形似鐵桶,密不透風,將老百姓遠遠隔離。當政60年,一度自稱"相信群眾相信黨"的中南海,不再相信群眾,只相信黨,而他們相信的那個"黨",還未必是"全黨",多半是"太子黨"。當年那些敲鑼打鼓、製造萬人空巷、把共軍當"親人"一般迎進城的北京市民及其後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60年後,這個政府竟是如此地不信任他們,在威猛軍警一聲聲"走走走,回家看電視"的喝令中,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被當成了懷疑對象、潛在的敵人。"萬人空巷",變成了 "萬巷空人"。
借大閱兵,中南海向國際社會傳達的訊息,無外乎是"崛起"、"強大"、"威懾"之類。對此,各國政府、民眾、輿論,大都聯想到蘇聯時代,蘇共在紅場的大閱兵;或納粹時代,希特勒在柏林的大閱兵。很自然地,在他們心中,掠過的,是一陣陣陰影和疑問:北京,會不會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戰爭策源地?
大閱兵中,密集展示"高新武器",似乎向世人宣告:通過"富國強兵",中共終於重新延續了百年前中斷的晚清命脈。然而,瘋狂擴軍20年,對外還一仗未打,怎知便是"強大無敵"?莫非就像當年那個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滿清"北洋水師",當真對外交手,就來個全軍覆沒。畢竟,中共軍隊的腐敗,比諸滿清軍隊,早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迄今,這股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軍力,槍口所向,仍然不過是中國人民,"六四"屠城,西藏鎮壓,新疆喋血,汕尾慘案......中國各族民眾,成為共軍練習射殺的活靶子。大閱兵,是對這一"戰績"的大總結。
閱兵當日,一群被稱為"國旗護衛隊"的士兵,拉扯著一面血色五星旗,在天安門廣場踏了169步。據說,這169步,象徵著1840年鴉片戰爭至今的169年,宣示"中國擺脫了屈辱歷史"。
然而,嚴格說歷史,滿清是否等於中國,大有爭議。客觀而言,那時的中國,早已淪亡;那時的中國人,早已當了亡國奴。腦後拖著的一條豬尾巴似的辮子,就是亡國奴的象徵,比國恥還要國恥。如果硬要說那也是"中國",不免一廂情願,因為,連"入主中原"的滿清王朝對此都不予承認,而自稱"大清"、"清國"、"大清國"。
中共所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拒不承認對"中華民國"的繼承,更不承認對明朝或之前中華政權的繼承,卻含蓄承認繼承滿清,那個滅亡了中國的外來政權。這大概來自中共的潛意識:中共也是一個外來政權,意識形態上,是德俄混血的馬列怪胎;發跡過程中,仰仗外國勢力:得益於蘇聯一意扶持、受益於日軍侵華戰爭。
滿清因閉關鎖國而遭西方列強用大炮轟開國門,被定義為"國恥"。準確而言,那是滿清國的國恥。如果說,滿清國的國恥,也是中國的國恥,那是雙重國恥,因為,中國的國恥,早在1644年遭滿清國滅亡之日起,就開始了;當短視而昏庸的清王朝,遭列強教訓,中華民族便承受起雙重國恥:被滿清滅國之恥,遭洋人欺凌之恥。中華兒女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是為復國。復國之日,即1911年10月10日,亡國之恥才告一段落。1943年,中華民國宣告廢除所有外國加諸於中華民族的不平等條約,算是正式雪恨。
可惜,好景不長,轉眼間,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又淪入另一段屈辱歷史,那便是,1949年開始的,中共惡勢力對中國民眾肆意屠殺、迫害、欺凌、羞辱的歷史。製造"三反五反"、"反右"、大飢荒、文革、"六四"屠城、迫害法輪功等等驚天國禍的中共集團,其禍國殃民,超過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俄國人、日本人對中華民族所加災難的總和。這是中華民族空前屈辱的歷史,至今沒有盡頭。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