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09日消息,華爾街中型投行總裁本杰明.衛是認為,華爾街的金融生態在過去一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未來的機會大於挑戰。
中國證券報:作為一名華爾街人士,你在這10餘年裡經歷了很多次危機,過去一年應該說是衝擊最大的一次。對比一年前,你覺得華爾街有怎樣的變化?
本杰明.衛:我覺得最大的變化就是很多以前圈內的朋友都沒工作了;第二個變化就是不少富人的財富縮水的很厲害;第三就是華爾街的工作很難找,很多大公司出來的人都找不到工作,如果去小公司,他們的適應力不行。
中國證券報:按照《華爾街日報》的說法,去年金融危機之後傳統意義上華爾街的五大投行都沒有了。對現在還存在的中、小型投行,比如你們的公司來講,是不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本杰明.衛:現在美國幾個大型金融企業的盈利報表中,投行業務和交易業務貢獻很大,這跟雷曼兄弟破產後留下的市場空間有關,也跟股市的回升有關。
在華爾街,我們的公司只是一家中等規模的投行,跟同業的大企業比起來算是很小的,但是我們這種公司靈活性更大。雷曼兄弟倒了之後,還有很多其他的同業公司也倒了,這對我們是一個機會。我們以前認為沒有可能發生業務的客戶也來了。我們的投行部門現在基本上是24個小時"連軸轉",不斷有新項目發生。對於我們來講,現在是一個搶佔地盤的好機會。
雷曼兄弟破產以及隨後肆虐的金融危機給了所有的華爾街人很大的教訓,就是如何控制風險問題。我們現在做事很小心,下水之前先要把腳伸出去,看水熱還是不熱,我們每天在試,希望不是太熱就行。
混業經營是大勢所趨
中國證券報:以前美國的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都是分業經營的,在相關的法令廢除之後,混業經營成為了主流。目前來看,分業經營、混業經營哪種模式更好?
本杰明.衛:我個人認為,分業經營模式在美國不會再發生了,混業經營模式會一直存在下去。分是不可能的,現實是這樣。第二,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的互補性還是存在的,特別是對於客戶而言。比如公司客戶,一般願意跟一家機構打交道,如果服務的很好,就一直跟下去了。所以從客戶服務角度來講,混業經營模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現在探討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如果認識到混業經營成為大勢所趨,那麼從監管角度來講必須要控制風險。
中國證券報:不少人認為政府監管缺失是導致本次金融危機的部分原因,你從華爾街人的角度怎麼看這個問題?
本杰明.衛:政府監管的確存在很大的問題,具體說就是低效和不到位。具體到這次金融危機來講,很多貸款公司不負責任地把一些金融產品銷售給投資者、消費者,但這些貸款公司基本沒有受到什麼監管。
從歷史來看,美國證券法是上世紀30年代的法律。雖然在此後有過一些修改,但是資本市場變化了、全球經濟也變化了,如果用上世紀30年代的法律來衡量70多年以後的情況,肯定是有問題的。從美聯儲角度來講,它的監管力度也很有限。目前美國的監管機構都是在一定範圍下監管的,沒有能夠跨機構和跨行業來監管的機構。所以美國政府在調整這個過程,想把美聯儲變成一個能夠統管所有監管機構的"超級"監管機構,這一點我感覺是個好現象。
薪酬機制很難有根本性改變
中國證券報: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一些金融機構,在歸還政府救助資金之前對歐巴馬政府加強監管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但是在還錢以後,就提出過度監管會影響金融創新的說法。從華爾街的角度,是不是也是跟政府有一種博弈,在監管和金融創新之間形成一種平衡?
本杰明.衛:那是肯定的,這個平衡在監管和被監管兩方面,特別是現在金融危機還沒有完全過去的前提下,會成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不斷演變的過程。
從監管部門來講,當然是要控制風險,控制風險從投資角度來講,就是要放慢冒險的速度。但是投資是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過程,對大機構來講不冒險是不行的,否則的話利潤怎麼來。從這個角度來看,肯定是個金融創新、金融監管和金融被監管三方面之間討價還價的過程。
中國證券報:華爾街的薪酬機制也是造成其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原因。今年年初,華爾街一些大公司的分紅事宜成為了美國公眾關注的焦點。有觀點認為,這種薪酬機制事實上是鼓勵華爾街冒險,甚至是不負責任的冒險,你怎麼看華爾街的薪酬機制?
本杰明.衛:我覺得華爾街的薪酬機制很難根本改變。華爾街很多從業人員的年薪並不高,他們賺的錢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獎金,如果把這個部分剔除,就沒有人會到這個地方來工作了。沒有了最優秀的頭腦到華爾街來,這個金融系統不會維持下去,華爾街也不會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領銜者。因為最聰明的人,最有能力的人,到華爾街來,他們的驅動力就是利益。
来源:中國證券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