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研究與人對死亡及死後世界觀有著密切關係

發表:2008-04-22 21: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墓葬研究的意義

墓葬研究是以考古出土之墓葬材料為基礎,結合文獻材料來探討社會習俗以及宗教行為與觀念的一個研究領域。因此墓葬研究與人對死亡及死後世界觀有著密切關係。

由於生死之事是每一個社會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無論古今社會,一個成員的死亡,常隱含其對整個社會存在的威脅。故生死之事不但具有社會意義,也具有宗教意義。

在古代社會中,由於人的生命一般均相當短促,死亡更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件。人類普遍習俗都會在某個社會成員死後,透過一套喪葬禮制的施行,幫助死者離開生者的社會而進入另一個世界。而我們也可以從生人處理死者和面對死亡的態度窺探此社會宗教信仰的特色。

喪葬制度通常包括了喪禮儀式和埋葬兩部分。喪禮為生者替死者所施行的一套儀式,以結束他與這世界的關係,並且保證或引導死者進入另一個世界;埋葬則將死者的身體以一種生者認為恰當的方式加以處理。

葬禮為喪禮的延續,而在許多文化中,葬禮後還有祭祀,為生者企圖與死者往來的活動。由於中國人一向對喪葬採取謹慎的態度,故我們著實可以利用墓葬材料來討論中國古代的宗教與社會現象。

漢代墓葬結構

先秦兩漢文獻討論墓葬制度時通常有二方面的重點,一是有關墓葬制度發展,一是墓葬制度的等級問題。

前者可以藉由墓葬的建築形制討論社會對死後世界的觀念,而後者則是說明墓葬可以反映出社會階級為基礎的喪葬禮儀。

曾子曾說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句話不但是他個人的期望,也可以反映喪葬之禮在當時社會中佔有的重要地位。

中國史上重視喪葬的情況,至少從那些商王大墓的存在已經可以窺知端倪。到了春秋,大墓及喪禮制度的出現都可作為那個社會中人們對於葬禮重視的象徵。

到了戰國,雖然也有一些薄葬的言論出現,但這些主張卻恰好說明厚葬是整個社會的大勢所趨。這並非說所有考古發掘得到的墓葬均為厚葬。而是說,一般人即使實 際沒有能力實行厚葬,仍然會有一種要求厚葬的企望,這正說明戰國以來,普通墓葬會用高級身份所使用的陶禮器陪葬品的重要原因。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