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讲堂】中医诊断学(图)

作者:邓正梁 发表:2023-04-09 1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医看病
中医诊病不用仪器,全凭目视、耳闻、口问、手摸。(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医诊病是四字决病——望、闻、问、切。

中医诊病不用仪器,全凭目视、耳闻、口问、手摸,诗书药囊走天涯。西医诊断需化验、仪器透视扫瞄、现代科技琳琅满目,缺一不可。

望是观形。项目很多,如:望神、望色、望皮肤、望身形、望动作、望姿态、望大小便、望舌等。望舌还包括:辨舌色、舌态、舌苔、舌质,其中的变化还有润、燥、糙、滑、厚、薄、腻、腐、剥落、有根、无根等。

闻是听声嗅气。听语声强弱、虚实、清浊、听谵语、郑声、呼吸快慢、强弱、缓急、粗细、咳嗽声、呕吐声、呃逆声、叹息、缓气、嗅口味、鼻气。

问主要是问病。明代医家张景岳有〈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词组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切主要是诊脉。现在的诊脉技术,主要由大医家扁鹊所奠基,司马迁曾经说过:“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古时诊脉,要三部九候,至少要诊12处,三部脉是指人迎、寸口和趺阳脉,再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三处的动脉,在这些部位诊脉,称为三部九候。自扁鹊后,简化遍诊法,一般只候寸口脉,称为“独取寸口”。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的指力,相应分为浮、中、沉三候,共为九候。

西晋王淑和《经》问世后,切脉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王淑和总结了24种脉象: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等24种,还把脉、症、治三者结合起来,特别是《脉经》出现于玄学氾滥的魏晋时代,就显得格外可贵了。

患者常常以切脉衡量医家水明的高低,也有许多医师豪言,不用病家开口,切脉知病根源,其实这是不完全的。因为中医论病是“四诊合参”,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神圣工巧,四能必备,缺一不可,以望为首要。

来源:看中国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