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迟不知道李白下落 杜甫会说出什么话?(图)

作者:清浅整理 发表:2022-12-17 10: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杜甫画像,见于《晩笑堂竹庄画传》。
杜甫画像,见于《晩笑堂竹庄画传》。 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如果有人问说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谁,无一例外,大家均会答复说是诗作豪放飘逸的“诗仙”李白。李白的才华令人景仰,连诗作沉郁顿挫,且被后人赞称为“诗圣”、“诗史”的杜甫亦钦佩其卓卓文采,而且还曾在李白遭到流放夜郎期间,因久久未收到他的音讯而焦急万分地写下《不见》一诗。

在蜀地长大,又自在漫游了国域的李白,实际上比杜甫大上了11岁。一生展现了无尽的俊逸才能与过人胆识的李白,注定会激起众人的钦佩,当然也会因其狂傲性格而引发嫉妒与厌憎。幸好,这样的大诗人并不缺乏了解他的知己。杜甫即是其中一位。

后人在探究李、杜这一段真挚情谊时,曾试问杜甫究竟是在何时何地遇上李白的。目前研究大多认同明朝钱谦益的论证--李杜两位大诗人初次相遇是在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但有研究者认为,钱谦益判定李杜首次相遇是在洛阳一事,并不正确。因为《赠李白》一诗中的第十一行清楚表明他俩的首次相遇是在梁宋地区。也就是当时民众称为陈留(现今开封)的地方。《九家注杜诗》则认为李杜两人跟高适的友谊,是从陈留的酒肆而展开的。

杜甫刚结识了李白这位文坛前辈不久,就创作了《赠李白》给他。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经研究者推敲,此作极有可能是杜甫待在陈留期间所作。

杜甫的另一首七言绝句《赠李白》,令人读之不觉戚: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流露于失中的感慨,是为李白而发,同时也是为自己所发的。

就在杜甫创作完这一首的当年秋天,李白在山东跟杜甫惜别时,也创作了一首五言律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回赠: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此作可谓纯朴情真,李白在直抒胸臆间,吐露跟杜甫的深厚情谊,而诗中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则是李白对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的呼应。这两位自喻为随风飘荡的飞蓬(飘蓬),着实是身处异地、俩心相知的状态。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不仅仅是这两首。在跟李白多年不见后,满怀着对友人的深深思念的杜甫在某一天又提笔写下了两首《梦李白》:

《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梦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透过诗句,表达了自己在跟李白分离之后的思念,以及迟迟没有接获对方消息的伤悲。可谓字里行间,在在透发对李白的真心,无人可否认。

当太子亨(即肃宗)在跟永王李璘进行政治斗争期间,李白当时倍受李璘器重,成为其幕僚。不幸的是,李璘兵败自杀后,李白被以“附逆罪”论处,并被流放至夜郎。李白这一次的豪赌,差点丧了性命。杜甫得知消息,十分痛心。当他没有获得李白音讯后,不禁焦灼难耐地写下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始)归来。

这一首诗再度流露杜甫对于许久不见李白,而深度渴望与之相会的心情。杜甫还透露自己为李白不满浊世而故作癫狂的行为感到悲哀,并直言世上的人想要杀了李白,唯有自己怜惜李白是个好人才。杜甫对于李白的敏捷文思,再次表露了赞叹,这跟他对于李白文采的评价,例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强烈呼应,毫不悖离。

看见李白高才的杜甫,同样理解李白飘零无依,唯有饮酒能消愁。而最后两句则再次透露他想见李白的殷切之念:匡山那边有你读书的旧居,等到头发花白,就应该要归来了。

 

除了大赞李白才能,杜甫亦不停为李白的际遇感到忧惧、满腹哀悯,力挺狂傲不羁的诗仙到底的他,真可谓是李白的一大铁粉。 

正因如此,历史上不乏为杜甫抱不平之人。杜甫同样是才思出众,落笔惊人,对李白又是真情时意,偏偏在他写给李白的诗作那么多篇之时,李白却甚少予以回复,也不给时时为自己担惊受怕的友人多付出一些关怀。李白看似在情谊方面是一位负心汉。

喜爱李白的研究者,则有话要说:如果从唐朝讲究辈分的惯例来谈,前辈面对后辈写来的诗作,并不会是收到一首,自己就要回复一首。“已读不回”属于前辈一贯作风,并不能被视作冷淡无情。况且,李白跟孟浩然,以及孟浩然跟张九龄彼此一来一往的诗文赠答,均能看出其中潜藏心神相交的默契。

纵然赠答诗是寥寥可数,但不减损这些才华、名声震动天下的大诗人互相温暖、互为典范却又难以言说的实质作用。

 

参考资料

读古诗词网、中华古诗文古书籍网

洪业〈杜甫、李白、高适的忘年结伴与文学唱和〉 “联经思想空间”

一流人〈李白是友谊的负心汉?看唐朝“已读不回”的情意〉《远见杂志》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