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古寺:感通寺─西南览胜无双寺(图)

作者:牟梅 发表:2011-11-07 15: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网络图片

无所感,无所感,亦无所感,万感都归戒定慧;
何以通,何以通,亦无所通,一通了彻去来今。

这幅由清朝僧人法藏题写的、充满禅机的对联,就藏于云南大理的感通寺的匾额上。感通寺,又名荡山寺,位于苍山圣应峰麓,莫残溪北岸。此处有四季缭绕的白云,终年积雪不化的苍山,以及烟波浩淼的洱海。集天地间灵于一身的感通寺,自然是僧人修行的佳所。据文献记载,感通寺是“汉时摩腾法兰由西天入中国时建,至唐李成眉重建。干宁三年,蒙氏僧赵波罗更葺之”。传说南诏初年,南诏高僧李成眉云游到此,有意在此修行。于是,他将手中的樟木禅杖插到地上说:“若此地能建寺,就让禅杖成活。”话音刚落,禅杖就地生根。李成眉遂在此建寺。

元朝时,感通寺扩建;著名的僧人念庵曾在此修行。念庵精通书法,其为崇圣寺题书的“佛都”二字,被列为崇圣寺镇守的五件法宝之一。明朝初年,寺院发展到繁盛时期。当时的寺院住持无极扩修寺院,增至36院。其殿宇金碧辉煌,气象万千,成为滇西著名的佛教寺院。明末,高僧担当从鸡足山来此隐居,并任感通寺住持。1673年,81岁的担当圆寂。其曾作赞美感通寺的门联:“寺古松深,西南览胜无双地;马嘶花放,苍洱驰名第一山。”明代晚期,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慕名游览了感通寺,将感通寺胜景记入其《滇游日记八》中。明代云南左参政张沈还着有《荡山志》,也记叙了感通寺的美景。清代大理府通判黄元治编纂的《荡山志》二卷,详细记述了感通寺的风光名胜,使感通寺声名远播。

感通寺山门坐南朝北,由山门、大殿、厢房、花园等组成。左边山门上刻有“法轮常转”四个大字,右边山门上刻有“佛日增辉”四个大字。山门左右,各有两尊护法神,气势威严。

进入山门,即进入感通寺正院。院内有大小花台四个,西高台上即为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佛像,其左侧是观音菩萨和伽蓝菩萨,右侧是地藏王菩萨和达摩祖师。院内香火一直不绝。大雄宝殿的右侧是班山楼,左侧为客房,可供过往僧人和客人食宿。

此外,寺后山上有担当墓,上有其圆寂前写的偈语作为墓志铭:“天也破,土也破,认作担当便错过,舌头已断谁敢坐。”墓志铭下还写道:“始焉儒,终焉佛,一而二,二而一。洱海秋涛,点苍雪壁,迦叶之区,担当之室。”玄妙在其中,谁解其中味?

来源:正见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