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秘塔碑〉是柳公權代表作中,公認學習楷書的最佳範本之一。(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玄秘塔碑〉內容記述大達法師釋端甫在唐德宗、唐順宗、唐憲宗三朝所受的恩遇。(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京兆府華原縣(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朝大書法家。書藝精湛,開創「柳體」,與顏真卿並稱「顏柳」,是唐朝楷書最後的完善者。〈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同為其代表作中,公認學習楷書的最佳範本之一。
〈玄秘塔碑〉由裴休撰文 柳公權書丹
〈玄秘塔碑〉,又名〈大達法師玄秘塔碑〉,全稱〈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大達法師玄秘塔碑銘並序〉。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十二月立於長安城東北長樂坊的安國寺(今西安市東北隅)。
〈玄秘塔碑〉由宰相裴休(唐末高僧法海和尚的父親)撰文,時年63歲的集賢殿學士柳公權以楷書撰寫並篆額。全碑共28行,每行54字。碑文內容記述大達法師釋端甫在唐德宗、唐順宗、唐憲宗三朝所受的恩遇和一生事跡,頌其功德碑告示後人。
不料,碑成後大約僅半年就發生「會昌毀佛」事件。唐武宗推行一系列毀佛政策,史稱「唐武宗滅佛」。如果當初〈玄秘塔碑〉遲了半年刻好,恐怕後世就看不到此名碑了。碑石於北宋時移至西安碑林。
〈玄秘塔碑〉記述大達法師一生行誼
釋端甫(770~836年),俗姓趙,秦州天水人(今中國甘肅省天水市)。唐代高僧,京師大安國寺沙門,賜諡號「大達法師」。
端甫法師的母親張夫人懷孕時,曾夢到一位梵僧告訴她:「當生貴子。」然後從袋子裡取一舍利子讓她吞下。端甫法師出生後,母親夢中那位梵僧來到家中,摩其頂說:「必當大弘法教。」言畢就消失了。
端甫法師長大後眉目深邃,身高6尺5寸,聲如洪鐘,有殊祥異相。他10歲出家為沙彌,17歲受具足戒成為比丘,其後又多方學習唯識學相關典論。學成後,夢見梵僧手持盛滿舍利的璃琉缽器讓他服下,說:「三藏大教,盡貯汝腹矣。」於是,端甫法師講經說法無敵於天下。
端甫法師主持拜神活動,許多神靈顯現;至太原講經,滿城的人都去聽。唐德宗聞之,召他進京,相談甚歡,之後常召其與儒家、道家的人議論佛法。德宗賜紫方袍,賞賜豐厚,復下詔令其於東宮侍讀皇太子。
唐順宗仰慕端甫法師風範,待之親如兄弟,同床而眠,恩寵禮遇特隆。
唐憲宗則多次親臨安國寺拜佛,待之如友,經常向他請教,賞賜禮物甚厚。
端甫法師才華出眾,與皇帝應對合宜,以弘揚佛法為要務。皇帝因此更加尊重修佛的人。叛亂初平,皇帝下詔恭迎佛骨、開設法場,並手捧香燈為百姓請福。四海升平,國泰民安,彰顯以天法輔助明君的成效。
端甫法師受三朝皇帝備加禮遇。主掌內殿法儀,錄左街僧事。講述經論,弘揚佛法。於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六月一日圓寂,時值酷暑,但其容貌莊嚴,像活著的時候一樣,終日散發異香。得舍利子三百多粒,燃燒時光芒如月,像圓珠一樣,故建塔以供奉之。唐文宗賜諡號「大達」,存放靈骨的塔賜名「玄秘」。
柳公權晚年成熟之作 歷代評價很高
柳公權的楷書瘦勁,法度森嚴,鐵骨錚錚。結構上內緊外鬆,筆勢則內收外拓,形成強烈的動態,開創「柳體」獨特的面貌。
〈玄秘塔碑〉是柳公權晚年成熟之作,骨力遒健,筆畫粗細變化多端;結體緊密,內斂外拓,嚴謹中不失開闊疏朗之勢,歷代評價很高。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