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不容樂觀(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金言綜合報導)中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GDP增長率達到5%,但國際觀察家和經濟學家對此持懷疑態度,認為真實增長可能遠低於此。近年來,房地產泡沫破滅、中小企業倒閉潮、失業率攀升以及地方債務危機等現象頻發,引發廣泛擔憂。知名經濟學家程曉農近日在節目中系統剖析了中國經濟衰退的三部曲,自媒體大V多倫多方臉則通過國際比較,揭示了中國民眾生活水平在全球的真實定位,凸顯中國經濟轉型中的民生痛點。
中國經濟衰退的「三部曲」:從實業崩塌到核心危機
經濟學家程曉農在自媒體節目中將中國經濟的衰退過程概括為「三部曲」,即回答三個核心問題:什麼是衰退?衰退的樣態如何?衰退將持續多久?這一分析框架清晰揭示了中國經濟從外圍實業到核心財政與金融領域的全面退化,凸顯其結構性而非週期性的困境。
第一部:什麼是衰退?
程曉農指出,中國經濟自2024年以來已進入全方位衰退,標誌著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經濟週期低谷,而是長期結構性下滑。他將衰退定義為多領域、多層次的經濟困境,涵蓋實體經濟萎縮、財政危機加劇及金融體系承壓。房地產行業作為中國GDP的支柱(佔比約25%),其泡沫破滅成為衰退的起點。2023年,恆大、碧桂園等房企債務違約,爛尾樓激增,購房者血本無歸,直接拖累建築、建材及相關產業鏈。此外,中小企業倒閉潮席捲製造業與服務業,倖存企業普遍減薪裁員,導致失業率攀升。程曉農強調,官方數據造假嚴重,GDP增長率宣稱5%,但國際投行估算真實值僅1.1%,反映經濟困境的全面性。
第二部:衰退的樣態如何?
衰退的樣態在專制國家有其獨特表現,從外圍實業向核心領域滲透。
首先是實業崩塌,房地產和中小企業倒閉削弱經濟基礎,失業與收入下降削減消費能力。
其次,財政危機成為核心症候。中央與地方債務總額超GDP三倍,地方政府靠發新債還舊債,財政捉襟見肘。後果顯現為民生服務壓縮:公交線路停運,環衛工人薪資拖欠,城市衛生惡化;學校教師減薪,教育資源縮水;2023年公務員編製削減5%,若持續五年,人數將遞減25%(每年基數乘0.95,複合效應顯著)。
社會福利同樣受衝擊,2023年2300萬人退出醫保,因繳費暴增10倍且報銷比例降低,民眾感嘆「交不起也用不上」。
最後,金融領域承壓。程曉農指出,專制體制下,政府可限制民眾存款提取、挪用銀行存款購買地方政府垃圾債券,維持財政運轉。這種「掠奪式」金融操控,民主國家無法實施。
第三部:衰退將持續多久?
程曉農判斷,中國經濟衰退可能持續十餘年,遠超一般預期。原因在於專制大國的獨特韌性:人口基數大、經濟體量龐大,政府可通過極端手段延緩危機。例如,抓捕「經濟犯」(如黑市交易者),類似朝鮮或滿洲國禁米案,以壓制民怨;縮減軍費(如軍工訂單減少、二次徵兵降低訓練成本)與裁撤輔警,確保維穩資源。程曉農強調,中共通過秘密社會心理調查(僅供高層參考)監控民意,鎮壓潛在反抗。技術經濟指標,如地鐵客流(2023年比2019年降20%)、航空客運量和電力消耗,揭示真實經濟收縮,但官方GDP等指標不可靠。專制體制下,政府可將民眾存款視為「自有資金」,通過武力維穩與資源掠奪,延長衰退而不致立即崩盤。
程曉農的「三部曲」不僅勾勒出中國經濟衰退的輪廓,也警示其長期性與複雜性。房地產崩盤、財政金融危機與民生壓縮交織,構成衰退的完整圖景,亟需創新分析方法以應對數據造假與信息不透明的挑戰。
國際比較下的中國民生真實狀況
程曉農聚焦宏觀衰退軌跡,多倫多方臉則從民生切入,剖析中國人在全球的生活水平。方臉以客觀數據對比加拿大(發達國家)、智利(人均GDP略高於中國)和泰國(人均GDP僅中國60%),維度包括福利、收入和基建。結論令人警醒:中國基建領先,但收入福利落後,整體生活水平與泰國持平、遜於智利,遠不及加拿大。
方臉先批駁國內經濟學家的論調,如陳平的「2000人民幣大於3000美元」。他選擇代表性國家,確保數據來源官方(如國家統計局、世界銀行)。對比加拿大,方臉指出,中國輿論常以基建論英雄:上海摩天大樓198座,多倫多僅105座;溫哥華甚至不如寧波、無錫,故稱「溫村」。高速方面,多倫多401號公路雙向18車道,中國罕見。但廣義基建不止高樓高速,還包括公園、社區中心。多倫多萬錦區有10個社區中心(游泳池、健身房、圖書館免費開放)和100多公園,惠民遠超上海。「中國高樓地鐵佔優,但社區服務落後;給平手,」方臉評論道。對於忙碌的中國人,公園或奢侈,但長遠看,加拿大基建更均衡。
收入對比更懸殊。中國中位數月收入2600元(統計局2022數據,年31370元),國家發改委調查顯示8億人月入低於2000元。李克強曾言6億人月入千元以下。方臉強調,這是家庭人均收入,不是工資;中國護照持有量僅2.5億,出國者多中上層,易誤判。加拿大中位數年收入14萬加元(約72.8萬人民幣),人均29.1萬/年,93倍於中國。稅負方面,中國隱形社保稅高於加拿大(月入3000者稅負更高)。物價方面,購買力平價(PPP)顯示加拿大物價是中國的1.69倍,調整後加拿大人收入仍是中國的5.5倍。工作時長方面,中國一週49小時(年2500小時),加拿大一年1670小時;每小時收入加拿大是中國的82倍。
福利上,加拿大全民免費醫療,自費藥上限是900加元/年(家庭),急診高效,大病可海外求醫。中國謠言稱西方醫療「洪水猛獸」,實則美國福利亦高於中國。方臉諷刺:「楊瀾去澳洲開勞斯萊斯,孟晚舟買溫哥華豪宅,她們不是傻子。」
對比智利(人均GDP中國1.2倍),基建方面中國勝出。上海塔超智利最高樓300米;世界銀行物流指數,中國4.0分排11,智利2.8分排50。但收入方面,智利家庭人均月7400元人民幣(中位數),中國28%;PPP物價智利低5%,工作時長1962小時,每小時收入中國3.6倍。福利方面,智利FONASA體系分ABCD,低收入免費,正常收入自費10-20%;中國倒置,高收入享優,低收入「賤民」。他得出結果:中國基建勝,收入福利輸給智利。
對比泰國(人均GDP中國60%)最令人意外。家庭人均月2380元,PPP調整後3570元,高於中國37%。基建泰國遜色,但曼谷120座摩天樓超多倫多;物流指數3.7分排30。福利方面,泰國99%全民免費醫療,「30泰銖計畫」看病10元人民幣;公務員優於普通人,但差距小。中國基建勝,收入福利泰國微優。
多倫多方臉指出,中國經濟問題根源在於分配不公:居民收入僅佔GDP的40%,遠低於世界平均60%、加拿大67%、泰國61.5%和智利60%。大量資金被中央收繳,投入基建而非民生福利,產能過剩和人民幣貶值進一步降低民眾生活水平。未來,民主化改革或能改善民生。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衰退可能長期持續,民眾生活壓力巨大。官方宣稱的5% GDP增長與實際約1.1%的差距,凸顯數據失真,需創新指標如地鐵客流、電力消耗來監測真實情況。若不改革分配機制,生活水平難與智利、泰國比肩。專家呼籲:借鑒蘇聯崩潰教訓,推進改革以避免深陷危機。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