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天價稿費」進蘭蘭腰包?制度性腐敗根源何在?(圖)


習近平書籍合成圖
習近平書籍(看中國合成圖)

【看中國2025年8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尹華綜合報導)近日23歲澳洲女楊蘭蘭車禍事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將中共黨魁習近平的「合法收入」-稿費問題推上輿論風口。前內蒙官員、流亡歐洲的時評人杜文保守估計,這一數字高達數千億人民幣,甚至可能達萬億級別,形容其為「披著文外衣的財政搬運」。海外媒體和美國情報報告也曾披露過習近平家族的資產,凸顯中共製度性腐敗達到駭人的程度。

稿費或成財政轉移的「合法」渠道

杜文直擊習近平稿費是「絕大部分人不敢說不願碰的話題」。他以毛澤東時代稿費為基準:毛著作發行53億冊,稿費約1.3121億元,折算今日購買力達1400億至1490億元。習近平時代,其著作發行量遠超毛澤東,平均銷量1.5億冊以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系列可能超5億冊,甚至10億至20億冊。杜文強調,這些並非市場行為,而是制度強制。

根據中宣部和新聞出版總署規定,現任領導書籍僅限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等財政兜底單位出版。稿費比例高達11%至15%,確定印數後立即支付,非市場結算。資金來源為中央財政,杜文諷刺這是「用公款表忠心」。購買大頭來自公費:全國近億黨員「人手一冊」,公務員考試、黨建培訓強制配備。杜文舉例,深圳市龍崗區教育局採購《治國理政》第四卷預算55.92萬元,全國類似單位無數。監獄犯人、民主黨派、企事業單位乃至海外「一帶一路」國家均需採購,資金由政府承擔。

杜文計算,每書30元、印數100萬冊、11%版稅即33萬元入賬。累計數百億冊,加上報紙轉載費(習近平每開會,媒體按字付費),總額「數千億甚至上萬億」。他強調,這些著作非習近平親筆,而是全黨之力,財政供養寫手,卻將成果轉化為個人收入,定性為「制度性貪污」。杜文暗示資金「可能進了楊蘭蘭的賬戶」,將焦點引向家族財富轉移。

杜文觀點並非孤立。海外時評人文昭在節目中呼應,稱楊蘭蘭事件暴露中共權貴海外轉移資產的「暗網」。文昭指出,中國M2超300萬億元卻通縮,外貿順差8260億美元卻外匯儲備未增,巨額資金通過虛高進口(如澳洲鐵礦石)轉移海外,楊蘭蘭豪宅、豪車即例證。

美國情報報告:習近平家族資產超10億美元

杜文對稿費的質疑,與美國情報機構的最新披露高度契合。2025年3月,ODNI發布《中共領導層財富與腐敗活動》報告,稱儘管習近平反腐十年,家族仍持有數十億美元資產。報告指,習近平兄弟姐妹、侄子侄女等「持有商業投資和房地產資產超10億美元」。這些財富源於政治特權,提供「特權信息」,惠及私營和國企投資。

報告強調,腐敗在中國「根深蒂固」,65%官員通過賄賂獲非法收入,收入可增4-6倍。高層受益最多,利用全國人大等職位行賄。ODNI稱,2012-2022年近500萬官員調查,470萬有罪,但反腐更側重政治紀律而非金融犯罪。報告未直接連結習近平本人,但暗示資產「可能代其管理」。

這一觀點獲多方印證。2012年彭博社調查顯示,習近平家族資產3.76億美元,涉房地產、稀土、科技。姐姐齊橋橋夫婦控股深圳元威投資(2.88億美元),侄女張燕南持海康威視20.2百萬美元股份。姐夫鄧家貴間接持江西稀土集團18%股份(17.3億美元)。彭博記者Michael Forsythe因報導遭死亡威脅,網站在中國被封。

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2014年和2016年報告,從巴拿馬文件泄露顯示,鄧家貴等設離岸公司藏匿財富。2025年國會研究服務局(CRS)報告稱,習近平等高層通過親屬隱瞞超7億美元財富。

楊蘭蘭事件:疑似「二公主」與家族財富外流

杜文提及習近平稿費或許進了楊蘭蘭的賬戶,並非空穴來風。7月27日,楊蘭蘭在悉尼駕駛勞斯萊斯Cullinan逆行撞奔馳,司機重傷截肢。她23歲,無固定職業,卻擁數百萬澳元豪車、多套豪宅、奢侈品,總財富數十億澳元。澳洲警方調查其財富來源,疑涉洗錢。

網上傳聞楊蘭蘭真名「習蘭蘭」,習近平弟弟習遠平女兒,即「習家二公主」。她長相似習近平母親齊心,家族勢力強大,「連習近平都要讓三分」。海外自媒體「有料」爆料楊蘭蘭家族兩大政治聯姻,根據此線索,網友猜測其曾祖父楊成武(福建人,軍中上將)助習近平立足福建,外曾祖父是秦基偉(前國防部長、副國級元老)。也有猜測是楊尚昆的後代。

時評人文昭分析,楊蘭蘭事件與劉建超被查相關,暴露權貴轉移資產「暗網」,通過澳洲鐵礦石虛高報價,資金流入海外賬戶。作家陶傑呼籲澳洲追查資金來源,大陸網友則以「擁護蘭蘭」高級黑諷刺紅色背景。

杜文質問:「真正的問題是我們還要容忍這樣的掠奪多久?」

蔡霞:制度性腐敗的根源

杜文的觀點與原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對中共製度性腐敗的分析不謀而合。習近平的稿費體系正是制度性腐敗的體現,利用財政資源和強制採購,將公共資金合法轉移至個人賬戶。

蔡霞認為,這種體制下,腐敗不僅是個人行為,而是「極權制度」本身的設計缺陷,保護高層特權,壓制異議。

她還指出,習近平的反腐運動表面上得到支持,但實際上是「選擇性反腐」,旨在清除異己、鞏固權力,而非觸及制度根源。蔡霞認為,中共體制下的腐敗源於權力不受制約,官員財產申報僅對黨內而不公開,形同「捏小辮子」:幹部每年申報財產,組織部門可隨時以「不老實」為由查辦,形成黨內恐怖氛圍。

蔡霞進一步揭示,2013-2014年的反腐運動中,黨務系統打擊技術官僚,導致政府行政癱瘓。她形容這是「黨務系統的人打掉了政府系統的技術官僚」,目的是讓幹部「不敢幹活」,從而強化習近平的控制。此外,習近平推行的「倒查二十年」政策,利用制度不健全時期的普遍貪腐,任意定性幹部罪行,使「人人有罪」,無人敢反對。

蔡霞強調,真正的反腐需從制度入手:公開官員財產、限制權力、開放新聞自由、實現司法獨立。但中共拒絕透明,腐敗成為「黑手黨化」的工具,高層通過制度漏洞合法斂財。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