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到底是指哪八拜?(組圖)



能夠理解我們的人——他們才是最值得珍惜的知音。(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八拜之交」,到底是指哪八拜?有什麼說道?中國人不能不懂!

我們常常聽人們說『八拜之交』,它通常被用來形容兩家,或者是兩個人的關係深厚。然而,你是否想過,這『八拜』究竟意味著什麼?到底是指哪八拜?

第一拜:知音之交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就像琴音與心靈的橋樑,觸動內心,根本不需要華麗的言語。在中國古代最為著名的「知音之交」便是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他們二人到底擦出了怎樣的火花?

俞伯牙是楚國的琴師,琴技高超,但琴音往往無人理解,令他感到孤獨與迷茫。直到他遇到樵夫鍾子期,鍾子期聽到俞伯牙的琴聲之後,稱俞伯牙的琴音如「驚濤駭浪」,這讓俞伯牙深感自己找到了知音,心想終於有人能聽懂他的琴音了。鍾子期準確捕捉到琴聲中的深意,讓俞伯牙的孤獨得以解脫,兩人之間的友情因此加深。

然而世事無常,俞伯牙的知音鍾子期,在早年生病最終早死,俞伯牙因為知音的死而悲痛欲絕,最後根本無法再奏琴音。失去知音的他摔碎了心愛的琴,痛感沒有理解與共鳴的藝術失去了意義。

這段友誼雖然短暫,但深刻影響了俞伯牙,也提醒我們在生活中尋找那些能夠理解我們的人——他們才是最值得珍惜的知音,能在我們迷茫時給我們力量與方向。

第二拜:刎頸之交

友誼
互相信任和依賴的友誼,可謂是千金難遇。(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刎頸之交」,這個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故事的主人翁便是廉頗和藺相如。當時趙國正面臨秦國的巨大壓力,國家的命運幾乎是搖搖欲墜。

而藺相如這個人,原本只是個文人,他的智慧和膽略遠遠超過了不少戰將和文臣。他憑藉一己之力,成功保住了趙國的國寶——和氏璧。

要知道,這個和氏璧可是秦國當時極其想得到的東西,可是藺相如憑藉巧妙的言辭和機智的舉措,讓秦國無功而返,趙國也因此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這個戰功讓藺相如在趙國的地位迅速上升,甚至超過了長期為國征戰的廉頗。

可是,廉頗心裡肯定不服了——他為國家拚死拚活,戰功赫赫,結果一個文人憑著嘴巴就坐上了比他還高的位置。廉頗覺得這不公平,於是心生嫉妒,開始暗地裡刁難藺相如。

然而,藺相如並沒有跟廉頗針鋒相對,而是始終選擇忍讓。他明白,內鬥只會讓趙國更加分裂,最終可能給強大的秦國可乘之機。

有一天,廉頗終於意識到,藺相如並非無能,而是站在了國家利益的角度作出的選擇。他深感愧疚,決定親自去向藺相如道歉,並帶上了負荊請罪的標誌——一根荊條。

藺相如看到廉頗的真心,也沒有再計較之前的恩怨,二人終於消除了誤會,重新成為了生死與共的好朋友。

而俗話說,「刎頸之交」,也就是可以在生死之間毫不猶豫地互相信任和依賴,這種友誼可謂是千金難遇。

第三拜:膠漆之交

「膠漆之交」源於東漢時期的陳重與雷義。

在東漢時期,有兩個特別的朋友——陳重和雷義。他們的友情,真的是讓人感動得五體投地,甚至成了「膠漆之交」的典範,直到今天,我們還在說他們那段不離不棄的故事。

陳重是個有原則的人,雖然他的背景並不顯赫,但他一直秉持著高尚的品德。他被推薦做官,但他不是那種為了權力和地位什麼都可以做的人。有一次,雷義因為某些原因遭遇不公,陳重為了朋友,寧願放棄自己的一切,也要站出來為雷義說話,簡直是「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典型。

而雷義呢,也沒什麼名利心,看到陳重因為堅持原則被貶職,竟然毅然決然辭去自己的官職,以示對朋友的支持。

而在此前,陳重是受舉薦的官員,而雷義只是個普通人,這樣的差距一度讓他們之間產生過分歧。可是,他們倆都是直率的人,不會藏著掖著。最後他們終於明白,只有互相支持、互相理解,才能走得更遠。於是,陳重和雷義的友誼便變得如膠如漆,牢牢粘在了一起,彼此再也沒有被撕裂的機會。

第四拜:管鮑之交

第四拜「管鮑之交」又是講的什麼故事呢?說的正是春秋時期齊國的經典友情傳說,話說當時的管仲,家境貧寒,甚至連個像樣的飯碗都沒有。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鮑叔牙,家境殷實,地位顯赫。按理說,兩個人的差距應該很大,但鮑叔牙卻看中了管仲的才華,毫不猶豫地伸出了援手。鮑叔牙不僅為管仲提供了資金,還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他。

管仲這個人呢,雖然出身低微,但腦袋靈活,智謀過人。在鮑叔牙的幫助下,他很快積累了經驗,開始在政治和軍事上展現自己的才華。

最終,管仲憑藉自己的能力,不僅幫助齊國一步步強盛,還為齊國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即便如此,管仲從來沒有忘記鮑叔牙對他的支持。儘管兩個人有時在決策上意見不同,但鮑叔牙始終站在他這一邊,不離不棄。

鮑叔牙並沒有因為地位高、背景強而輕視管仲,相反,他更加看重的是管仲的智慧和才能。在齊國的歷史上,管仲雖然最終成為了重要的政治人物,但鮑叔牙卻甘心做他的左右手,毫無怨言。兩個人的關係,不僅僅是合作夥伴那麼簡單,更像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友情。

第五拜:捨命之交

第五拜「捨命之交」,說的就是左伯桃和羊角哀這兩位發小之間的故事。

左伯桃和羊角哀,他們倆從小一起長大,真的是誰都看得出來,關係那叫一個鐵,心有靈犀。小時候,他們倆就約好了,長大了要一起去楚國找工作,改變自己的人生。

可天不遂人願,沒想到這一趟本該光輝燦爛的旅程,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雪,差點讓他們的命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場暴雪可不是一般的雪,不僅大,而且冷,冷得讓人想直接躲進被窩不出來。兩個人被困在了山裡,沒得吃,沒得穿,凍得差點就不行了。那時候,身上穿的衣服早就濕透了,根本不夠保暖,再加上肚子餓得像是要吃掉自己,日子過得真是每分鐘都像是在考驗生命極限。眼看著生死未卜,左伯桃突然做出了一個讓人心酸的決定——他決定放棄自己,讓羊角哀活下去。

這個決定得有多艱難?左伯桃把所有的乾糧和衣物都留給了羊角哀,自己卻走向了那刺骨的寒冷。羊角哀雖然知道這是一場無法避免的選擇,可看到朋友為了自己犧牲,心裡又怎能不感到愧疚呢?然而,儘管他心裡痛不欲生,也只能接受這一切,眼睜睜看著左伯桃走進了寒冷的黑夜。

好在,羊角哀最終還是成功走出了大雪,來到楚國,在那兒憑藉自己的能力,得到了不錯的職位。而且,他並沒有忘記那份深厚的友情,回頭之後,他不僅盡全力幫助左伯桃的家人,還在各種方面給予了支持。羊角哀一直牢記左伯桃的犧牲,報答當年那份生死相依的情誼。

這就是「捨命之交」的真正意義——為了朋友,不顧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第六拜:生死之交

第六拜「生死之交」,在歷史上最為突出的例子便是,劉備、關羽和張飛的「桃園結義」。桃園三結義,之時,劉備關羽張飛發誓要共同進退,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死。

在劉備占據成都之後,關羽被東吳背叛了,最終關羽死在了孫吳之手。當時劉備可是氣得不行,誓要為關羽復仇。然而當時的局勢可不簡單,東吳和劉備的陣營本來就有些矛盾,這回孫吳又在背後捅刀子,劉備當然要反擊。

而張飛呢,二話不說,立馬站在劉備那邊,倆人打算一起走上復仇之路。

可惜好景不長,張飛最終也是倒在了自己人的刀下。說起來,這兄弟倆雖然分開了,但那種義氣並沒有斷。劉備的復仇之火一直沒有熄滅,哪怕張飛已經死了,他也從未放棄對兄弟的忠誠與承諾。

後來劉備率軍東征孫權,傾國之兵攻伐孫吳。無論生死,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的關係,才是最讓人感動的「生死之交」。

第七拜:雞黍之交

第七拜,「雞黍之交」,這個典故聽起來有點陌生,但它背後傳達的意義卻是深入人心。這個故事發生在東漢時期,主角是范式和張昭——兩位同窗。

二人從小一起在太學讀書,彼此之間的友情不僅僅是表面的關係,而是那種深知對方心思,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真摯友誼。

有一次,臨近分別時,范式邀請張昭來自己家做客,約定好再見面。大家可以想像,那時沒有電話、沒有快捷的交通工具,想見一面是多麼不容易,尤其是在路途艱難、風雪交加的時候。

可張昭是個講信用的人,他承諾過就一定會做到,無論遭遇怎樣的困境,最終他依舊按時出現在了范式的門前。即使在途中歷經了風雪和艱難險阻,他的決心和守信從未改變。

你知道,當時范式的母親曾為張昭的安全擔心,畢竟風雪交加的天氣,誰也不能保證張昭能順利到達。然而范式堅信張昭一定會如期而至,心裡對這個朋友的信任與期待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支撐著他。當張昭按時到達,范式感到無比欣慰。那一刻,他們之間的友情,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朋友」關係,而是一種「雞黍之交」,表現出深厚的情誼和絕對的信任。

由此一來「雞黍之交」的典故便由此產生,雞黍之交,不僅僅是范式和張昭之間的友情象徵,它更代表了一種做人的原則——言而有信。

第八拜:忘年之交

第八拜,「忘年之交」說的又是什麼故事呢?

最為經典的案例便是,孔融和禰衡的故事,這兩個人,一個是年少成名的才子,一個是大才初露的老前輩,年齡差距十幾歲,但他們之間的友誼,超越了歲月和年齡的界限,堪稱一段佳話。

話說孔融年紀輕輕就展現出不凡的才華,這讓當時的禰衡看得眼前一亮。禰衡可不是一個隨便和人交朋友的人,他心裡一直有個標準,那就是要和那些有真才實學、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孔融一出現,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覺得這個小夥子不僅聰明,而且有著一股與眾不同的氣質。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決定,要和孔融結為朋友。

儘管他們一個年紀輕輕,才剛剛踏入社會,另一個則已經是年老的智者,年齡差距不小,但在禰衡眼裡,這些都不重要。他看重的是孔融的才華、思想,還有他那份不拘泥於年齡的獨立精神。於是,兩個人打破了傳統的界限,建立起了超越年齡的深厚友情。

在那個時候,孔融能夠得到禰衡的欣賞和支持,意味著他在一個資深的朋友眼中已經有了足夠的認可。而對於禰衡來說,孔融的才氣和思想,也讓他重拾了當年年輕時的銳氣和激情。這種互相激勵、互相欣賞的關係,讓他們的友誼愈加深厚。



責任編輯:淑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