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6日在臺北晶華酒店出席福和會「邁向世界永久和平:美臺的共同使命」論壇,和與會者共同討論美臺關係等相關議題(圖片來源: 中央社圖fl11fl)
【看中國2025年5月10日訊】川普(特朗普)總統說,可能在明天(8日)、後天(9日)或下星期一(12日)做出一個「非常重大的宣布」,這將是一個「對這個國家真正具有震撼性和積極性的發展」。他特別指出「這與貿易無關」。
我期待的是:川普總統宣布與中華民國(臺灣)恢復邦交。
原則上,外交承認是美國總統的行政權力範疇,不需要美國眾議院投票通過,也不需要參議院同意背書。
美國憲法沒有明文規定「誰來決定與哪個國家建交或斷交」。
但根據美國傳統的長期實踐,總統擁有「承認一個國家及其政府」的最終決定權,這是總統「對外代表國家」職權的一部分;哪怕參眾兩院沒有足夠的議員支持。
例如:
1979年卡特總統單方面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當時美國國會有強烈的反對,但無法阻止總統的決定。
Zivotofsky v.Kerry,576 U.S.1(2015)是美國最高法院的一項裁決。該裁決認為,總統作為行政部門負責人,擁有正式承認外國主權及其領土邊界的專屬權力。這也就是明確支持總統的外交承認權為專屬總統職權。
所以,川普總統理論上可以通過總統聲明或行政命令恢復與中華民國的邦交,而不需國會投票通過。
目前美國國會對臺灣的友好態度已經達到了歷史高點,無論是參議院還是眾議院,在兩黨內部都形成了罕見的高度共識——支持臺灣、反制中共。
如果川普總統發布行政令恢復與中華民國建交,有以下有利條件:
美國在過去七年出臺了以下重要的友臺法案
2018年:臺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
鼓勵美國與臺灣各級官員互訪,打破過去的交往限制。
2018年3月由川普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2019年:臺灣保證法案(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19)
要求國務院審查並更新與臺灣交往的指導方針,強化美臺官方互動。
強調對臺軍售常態化,支持臺灣防務能力建設。
2020年:臺北法案(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TAIPEI Act)
鼓勵美國政府協助臺灣鞏固邦交,擴大國際參與。
2020年3月由川普總統簽署生效。
2023年:臺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
澄清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不涉及臺灣主權問題,反對中國扭曲國際組織對臺政策。
鼓勵美國在國際組織中反制中國打壓臺灣的行為。
2024年:對臺軍援法案(2024年4月通過)
美國國會通過總額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法案,其中81億美元用於印太地區,包括對臺灣的軍事支持。
體現美國在印太戰略中對臺灣安全的重視。
2025年:臺灣保證落實法案修正案(H.R.1512)
要求國務院定期審查並更新與臺灣交往的指導方針,每五年提交一次報告。
旨在確保美臺關係政策的持續性和透明度。
2025年:臺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
明確聯合國2758號決議未處理臺灣主權問題,反駁中共藉此阻止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說法。
鼓勵美國盟友共同捍衛臺灣的國際空間。
儘管這些法案是在沒有正式邦交的框架內出臺的,但它們確立了臺灣是「美國重要的非北約盟友」,明確要求美國協助臺灣自衛。若總統推動恢復邦交,這些法律可迅速調整為更高階的雙邊條約架構。
2.美國國會不會杯葛,反而可能迅速通過相關配套法案
包括外交撥款、軍事援助、甚至為中華民國設立大使館的資金等。
歷史背景:
川普喜歡打破不合理的慣例,例如:2016年12月2日,川普總統與臺灣總統蔡英文女士直接通話,打破1979年以來的美國外交慣例。
總之,如果不是明天、不是後天、不是星期一,也會是在不久的某天。
来源:北京之春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