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加征中國電動汽車最高38%關稅 貿易戰難避免?(圖)

作者:文龍 發表:2024-06-12 20: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歐盟加征中國電動汽車最高38%關稅
歐盟加征中國電動汽車最高38%關稅。(圖片來源:KENZO TRIBOUILLARD/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編譯/綜合報導)歐盟委員會6月12日通知汽車製造商,將從7月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最高達38.1%的額外關稅。全球對此反應不一,有批評是設置貿易壁壘,也有贊同是為了公平競爭。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通知汽車製造商,將從7月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最高達38.1%的額外關稅。

上個月前,華盛頓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提高了四倍,達到100%。

歐盟委員會表示,將對比亞迪徵收17.4%的關稅,徵收吉利汽車關稅比例為20%,上汽集團為38.1%。歐盟委員會認為,這些公司接受北京的補貼過高。

中國商務部表示,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權益。

歐盟臨時關稅將於7月4日開始實施,反補貼調查將持續到11月2日,屆時將實施最終關稅,通常為期五年。

委員會表示,將對被視為配合調查的公司徵收21%的稅率,對未配合調查的公司徵收38.1%的稅率。

新關稅將在歐盟現有10%關稅的基礎上加征。特斯拉以及寶馬汽車等在中國製造並向歐洲出口的公司均被視為合作公司。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加里提斯·斯卡納斯(Margaritis Schinas)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生產的汽車享受了不公平的補貼,對歐盟生產商構成威脅。

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此基礎上,委員會已與中國當局聯繫,討論這些調查結果以及解決所發現問題的可能方法。」

目前,歐洲汽車製造商正面臨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低成本電動汽車的衝擊。

中國商務部呼籲歐盟開展合作,並向歐盟各國進行遊說,但尚未明確說明對關稅將作何反應。

全球反應不一

據路透社6月12日報導,就歐盟加征中國電動汽車關稅一事,全球反應不一。

德國梅賽德斯奔馳首席執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說:「作為出口國,我們不需要增加貿易壁壘。我們應該本著世界貿易組織的精神,努力消除貿易壁壘。」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表示:「ACEA始終堅信,自由和公平貿易對於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歐洲汽車行業至關重要,而良性競爭則推動創新和為消費者提供選擇。自由和公平貿易意味著保證所有競爭對手享有公平的競爭環境,但它只是全球競爭力難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蔚來汽車將被徵收21%的關稅,其發布聲明:「我們堅決反對以增加關稅為手段,阻礙全球電動汽車正常貿易,這種做法不僅不能促進全球環境保護、減排和可持續發展,反而會阻礙它的發展。在歐洲,蔚來對電動汽車市場的承諾始終堅定不移,儘管存在保護主義,我們仍將繼續為用戶提供服務,並在歐洲探索新機遇。我們將密切關注形勢,並做出符合我們業務最佳利益的決定。由於正在進行的調查尚未得出結論,我們仍然希望找到解決方案。」

西班牙汽車製造商協會ANFAC說:「ANFAC傳統上捍衛市場自由競爭,無論商品來自哪裡,只要所有交易都符合現行國際貿易立法並在平等條件下進行。如果有人不遵守,就必須受到懲罰。汽車每年為西班牙經濟貢獻超過180億歐元的貿易順差,我們的未來取決於全球開放市場的生存,以便在其中提高我們行業的競爭力。同樣,我們主張歐盟,特別是西班牙,制定強有力的產業政策,鼓勵我國生產和製造電動汽車,並吸引新的投資,所有這些都以符合自由貿易和競爭保護法規的方式進行。」

西班牙能源部長特蕾莎·裡貝拉(Teresa Ribera)說:「我認為歐洲汽車工業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工業,需要在車型轉型、移動出行方案以及向電動汽車轉型方面迎頭趕上。顯然,如果發生這種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的行為,我們必須支持委員會的提議,顯然我們也有義務支持整個歐洲汽車工業,特別是西班牙汽車工業,以使其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現代化、與時俱進的工業,並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漢諾威應用技術大學(FHM)汽車行業講師弗蘭克·施沃普(Frank Schwope)表示:「事實證明,關稅低於許多人的預期,而且最初的計畫仍有修改的可能。這些措施對歐洲汽車買家和德國汽車製造商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寶馬、大眾和奔馳的負責人明確表示反對這種懲罰性關稅。中國是迄今為止所有德國汽車製造商最重要的銷售市場。然而,對法國汽車製造商來說,中國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市場,他們將從針對中國進口到歐洲的措施中受益。懲罰性關稅當然會引發中國的反制措施。」

研究公司RHO MOTION汽車研究主管威爾·羅伯茨(Will Roberts)認為:「中國製造商應該能夠將部分較低的關稅吸收到其增加的利潤率中。今天宣布措施的真正考驗在於北京是否會以牙還牙,還是達成友好解決方案。歐洲製造商仍然依賴中國市場,因此來自中國的利潤下降只會減緩他們有效轉型的能力。」

歐洲環境組織運輸與環境部門負責人朱莉婭·波利斯卡諾娃(Julia Poliscanova)表示:「歐盟綠色協議承諾促進增長和就業,但如果我們的電動汽車全部進口,這是不可能的。關稅是受歡迎的,但歐洲需要強有力的產業政策來加速電氣化和本地化製造。僅僅加征關稅,並在2035年取消石化燃料汽車的使用,將減緩轉型並適得其反。」

資本經濟學首席歐洲經濟學家安德魯·肯寧安(Andrew Kenningham)認為:「從宏觀經濟角度來看,額外關稅的直接影響非常小。截至4月的12個月內,歐盟從中國進口了約44萬輛電動汽車,價值90億歐元,約佔家庭汽車支出的4%。但加征關稅目的是限制未來電動汽車進口的增長,而不是阻礙現有的貿易。這一決定標誌著歐盟貿易政策的重大轉變,因為儘管歐盟近年來經常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包括針對中國,但此前從未針對如此重要的行業採取過這樣的措施。自唐納德·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擔任總統以來,歐洲一直不願採取美國所採取的那種保護主義措施。」

歐洲議會德國議員馬庫斯·費伯爾(Markus Ferber)認為:「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的決定是正確的。在貿易政策方面,歐盟不能再像被車燈照到的鹿一樣,對中國的傾銷行為視而不見。如果歐盟真的想打造一個有競爭力的電動汽車行業,我們就需要反擊。」

費伯爾說:「我們不能指望歐洲汽車製造商在受到中國傾銷行為的衝擊時大舉投資新產能。我們在太陽能行業已經看到過這樣的故事,而且結局並不美好。我們最好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關稅和其他貿易壁壘永遠只是最後的選擇,但如果競爭不公平,那就沒有其他辦法了。這不是保護主義行為,而是一種公平競爭的措施」。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