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召開政治局會議磨刀霍霍 金融風險問責(圖)

發表:2024-05-28 15: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習近平要求金融監管「長牙帶刺」
習近平要求金融監管「長牙帶刺」。(圖片來源:FRED DUFOU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5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5月27日召開政治局會議,審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等文件,表示金融監管要做到「長牙帶刺」。目前中國經濟下滑,各類危機和金融風險不斷爆發。

習近平要求金融監管「長牙帶刺」

據新華社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5月27日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審議《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

會議提出,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中部地區作為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有關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要切實扛起主體責任。」

會議提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全局。「制定出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就是要進一步....全面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習近平強調,要切實抓好《規定》的貫徹落實,釋放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推動金融監管真正做到「長牙帶刺」、有棱有角。

習近平撂狠話 分析指出臺嚴厲手段

此次中共政治局會議審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也早有預兆。

在1月16日,省部級主要官員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講話。

這是自1999年以來,中共中央時隔25年後再次以金融為主題召開研討班。

習近平強調,中國金融發展與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質區別,要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領導,同時要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針對金融監管要「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加強監管協同,健全權責一致的風險處置責任機制,嚴厲打擊金融犯罪等。

針對習近平的講話,旅美的經濟學者程曉農對自由亞洲電臺表示,綜合數據和領導層發放的訊號,顯示中國經濟和金融危機已提早到來,現在需要應急處理,所以李強要對外宣傳中國經濟增長率達標,安撫外資穩信心,希望外資能協助中國度難關。而習近平的講話是向各級官員發放指令,要整頓中國金融大鍋飯。

程曉農:「習近平這些話其實講了一件事,就是金融危機來了,常規手段解決不了,所以現在最後命令來渡難關......所謂有稜角的意思就是說到刀刀要砍出血來,不能手軟。比方說誰任內出了壞賬,我現在把帳算你頭上,你給我解決掉,解決不掉我就把你抓。你怕還是不怕?」

程曉農相信,如果中國經濟情況還有向好的機會,領導層也不會用下指令的方法應對,但他表示,要救活經濟和解決金融危機,不能只靠強硬手段,這種手法一定會對包括銀行系統等,造成後患無窮的後遺症。

長牙帶刺 中共對金融領域總是殺氣騰騰

在去年底,中共黨刊《求是》雜誌刊發了署名為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的文章《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聲稱防控風險是永恆主題,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讓金融監管「長牙帶刺」。

這篇文章還表示,堅持和加強中共的領導,「事關金融系統的凝聚力戰鬥力,決定金融事業的興衰成敗。」

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的文章強調,十年以來,中國金融業沒有發生系統性危機,並不是沒有遇到風險,但文章歸功於「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未雨綢繆」。

此前習近平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全面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化解風險。

習近平並且提到「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有的還很突出,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金融亂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而中共國安部也要從幕後站到前臺,其去年11月初發文稱,「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文章表示,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金融安全,是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

文章跟隨當局對金融的看法:「金融安全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

中共國安部強調,「要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積極參與經濟、金融等領域國家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對金融領域國家安全風險密切監測。」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的研究員任重道直言,經濟猶如一個人的身體,而金融好比血液。要想身體健康,首先得血液健康和流通順暢,然而,中共禍國殃民數十年,經濟成為爛攤子,金融系統也是千瘡百孔。以至於習近平在中央層級的會議上不斷發聲,要求下面各部門「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分析:中國主要的金融風險

1、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市場學教授謝田認為,中國房地產的低迷與爆雷是中國經濟當前所面臨最嚴峻的問題:「房地產銷售現在大幅度下滑,泡沫要破滅了,這樣引發很多相關的銀行因為它們有很多房地產貸款,也面臨破產的危機。還有,房地產企業都面臨難以償付的外債,外債違約是一個相關的金融風險。」

據不完全統計,算上碧桂園及遠洋地產,已經有超過30家大型房地產企業爆雷。目前,中國排在頭幾名的房地產企業搖搖欲墜,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破產是可能的最終結局。

2、地方政府舉債過高。地方政府債臺高筑是北京當局所遇到的另一項重大困境。美國馬里蘭州羅耀拉大學商學院教授丁弘彬就表示,房地產市場爆雷連帶的導致了地方政府無力償還欠債:「(中國)經濟發展在最近十幾年來一直高度依賴房地產,房地產的雷一爆,可能看起來相對穩定的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也跟著爆,因為地方政府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是靠在房地產上面的。」

據《紐約時報》報導,信用評級機構惠譽評級估計,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相當於中國年經濟產出的30%左右。

3、外匯儲備不足。去年第三季度國際收支數據顯示,外國直接投資為負118億美元,是自1998年以來,首度出現投資赤字。國際媒體普遍分析,外資出走中國現象明顯是基於對美中競爭加劇的擔憂,以及考量市場環境惡化等諸多原因。

對此,學者們也分析,因為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貿易互動減少,加上外資也不斷撤出,導致中國外匯儲備不足,進而使其在對外購買重要物資,例如能源、晶元、醫療物資時,出現資金問題。外匯儲備不足所衍生出的另一項問題是,中國央行沒有更多空間能捍衛人民幣的幣值。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