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香港葵青貨櫃碼頭。(攝影:Ruby Tang/看中國)
【看中國2024年4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近年香港政府經常化身「反駁隊」對海外媒體的報導「嚴正抗議」、「堅決反對」。5日,香港運輸及物流局開聲譴責自由亞洲電台的一篇報導,內容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正在急劇退化。局方稱報導是捏造事實的批評攻擊,絕對不能接受。
早前已有報導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不保。翻查資料,香港貨櫃碼頭的吞吐量在1999年至2004年期間,均排名世界第一。但在2005年被新加坡超越,之後節節敗退,至2022年低至全球第九。
近期,香港葵青貨櫃碼頭泊位「清零」的消息亦引發社會關注。事實上,即使沒有數據支持,從被凋空的碼頭等諸多跡象中,香港市民也能判定香港已成為航運中心遺址。
自由亞洲報導指,有鑑於香港的政治局勢,西方國家政界、商界都正在重新評估香港的經濟地位。種種跡象顯示,香港航運中心的地位正在急劇退化中。更有美國業內人士直言,國際航運業正放棄香港。
丹麥物流數據分析公司(Sea-Intelligence)近日撰文指出,主要航運公司由於想提高準時交貨率,正在將托運的貨物從香港轉至其他更新、更大的港口,更加把香港從轉口港名單中剔除。
另一方面,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與赫伯羅德(Hapag-Lloyd)今年1月簽署長期協議,將於2025年2月開始合併旗下部份船隊,以挑戰貨櫃航運龍頭地中海航運(MSC),全球航運聯盟再次出現重組,這表示未來的貨運航線將改道至東南亞,有機會重創香港的物流業。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行政總裁德里(Tom Derry)表示,擁有大型深水港的東南亞國家,如印尼、新加坡和馬尼拉將會受益,「而香港將承擔損失」。
除了經營環境轉變,德里認為,中美衝突之下,美國對中國的科技禁運不但影響到中國,也影響了香港作為中國貨物轉口港的角色。他分析指,「中國擁有38%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之首。香港曾經享有大量的積體電路進出口量,這些積體電路運到大陸的公司,然後從這些大陸的公司,經由香港運回到世界各地。取消優惠待遇的重大影響了這些貨物的運輸,然後是後來徵收的關稅,最初由特朗普政府徵收關稅,後來又由拜登政府徵收關稅,這都讓情況變得更糟。」
德里認為,香港失去轉口港地位,其中一個核心原因,就是香港的國際政治地位已出現根本性轉變。他說,因為香港不再獨立自主,失去了美國和其他國家給予的特殊地位。香港法治變得更加任意妄為,外國人會因《國安法》而被捕,案件只能由特首委任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因此在國際上,香港喪失了早年所擁有的特殊地位。
香港失去的利益則被臨近國家和中國大陸分割。事實上,內地也在搶香港港口的生意,比如2013年香港吞吐量被深圳超越,2015年被舟山超越,2018年被廣州港超越,2019年被青島港超越,2020年被天津港超越。不過,這些都是不能說的秘密。
至於運輸及物流局為何開聲譴責自由亞洲的上述報導,有分析人士對《看中國》表示,中共「十四五規劃綱要」確立香港作八個重點領域的發展中心,國際航運中心是其中之一。特首李家超在2023年的《施政報告》中亦強調政府會繼續鞏固香港船舶註冊的領先地位,打造香港成為領先國際航運中心。
外界的客觀報導直接打臉香港當局,政府顏面無光,又無力扭轉經濟衰敗的事實,只能歇斯底里地反對。加上今屆港府的政治任務之一是唱好香港,因此,對外強烈反對、嚴正抗議,對內加強言論管控,將成為政府是施政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港府在反駁中指「在反映全球航運中心綜合實力的《2023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排名全球第四。」
而所謂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是中國大陸自己發佈的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分析人士指,該數據並無任何參考價值和可信性。港府「狗急跳牆」,竟然用大陸數據試圖為自己來挽回面子,實在是自欺欺人。
香港海運港口局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全港港口貨櫃吞吐量合計為1440.1萬個TEU(標準貨櫃),按年下跌13.7%,跌幅創11年新高。其中葵青貨櫃碼頭吞吐量為1103.3萬個TEU,按年下跌14.3%;其他碼頭為 336.8萬個TEU,按年下跌11.7%。早前有業界預計,香港將跌出全球港口吞吐量排行榜前十名。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