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僅存鎅木廠面臨清拆 鍾楚紅籲保育本土產業(圖)


鍾楚紅親臨志記鎅木廠了解情況,同時為鎅木廠員工打氣。(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鍾楚紅親臨志記鎅木廠了解情況,同時為鎅木廠員工打氣。(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看中國2022年7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香港僅存的一間鎅木廠——「志記鎅木廠」面臨滅廠危機。雖然地政總署將清場日期延長兩個月至9月13日,不過木廠仍有近千噸木材待處理,木廠主人王鴻權(權哥)希望政府寬限兩年,讓這些木材找到新主人。一向熱衷環保的明星鍾楚紅親臨志記鎅木廠了解情況,同時為鎅木廠員工打氣。鍾楚紅批評政府不珍惜香港本土手工藝,呼籲政府關注木工業,對木廠進行保育。

志記鎅木廠於1947年開業,至今有超過70歷史,專門處理熱帶雨林的原木及本港市區的棄木。木廠最初落戶北角渣華道,之前搬遷至柴灣,在柴灣經營20年,於1982年再搬到位於新界東北古洞的馬草壟,扎根40年。

74歲的木廠第二代接班人王鴻權表示,木廠見證香港的發展,香港戰前多用木板建樓,而木廠的工作就是將大型木頭切割成可用的木材。不過隨著香港成為鋼筋水泥森林,對木材的需求大減,鎅木行業也日漸式微。權哥說,目前香港以木材建造的房屋只剩下灣仔的藍屋群。

香港周邊沒有森林,沒有木材供應,鎅木廠的很多原材料都來自棄木。權哥表示,早年很幸運地找到棄用的中電電燈柱,將其中四、五成未被白蟻侵蝕的可用部分切成木板,延續木頭生命。

一輩子和木頭打交道,王鴻權對木頭深有感情,他說:「雖然樹木默不作聲,但它最忠實、最有誠信……它就是默默耕耘,替人類服務。從煮飯、造家具、造船、造橋,就算死後造棺材都要靠木頭,所以我們一定要心存感激。」

不過政府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如箭在弦,木廠多年爭取不遷不拆未果,如今木廠面臨滅廠危機。政府的收地期限在6月30日已過,地政總署近日將清場日期延長兩個月至9月13日。但王鴻權希望政府寬限兩年,讓他們將庫存的一千噸木頭,鎅成可用的木材分批處理。

木廠在臉書帖文中寫道:「我們捱不過時代發展的巨輪,死線已過,清拆在即!七十多年的心血付諸流水,堆積如山的木材、環保木、灣仔碼頭的電燈柱、工作坊的一枱一櫈。現誠邀社會各界人士蒞臨,我們將以破底價、慈善價、環保價出售,務求令木材得以重生,木材有它的社會價值,不至於成為堆填區的負擔。」

木廠義工吳卓恆表示,木廠並不奢望能經營多十年廿年,只望政府酌情給予兩年寬限。

權哥也坦言,最希望的不是賠償而是保住木廠,他預計重置費用高達1至2千萬港幣,惟木廠每月生意額不過8萬,即使連同賠償,也難以負擔重置費及未來租金。

權哥也希望將木廠轉型為博物館,保存本地木材業的歷史,包括廠內一部有60多年歷史的「皮帶鋸」。他說,自己退休後會繼續向青年人傳承手藝,不想這一切被很快地遺忘。

對於即將來臨的「執法」行動,權哥坦承沒有應對方法,只能默默接受。吳卓恆則嘆道,自己參與新界反逼遷運動10年,成功例子寥寥無幾,他們只望爭取兩年時間處理木材。

志記鎅木廠面臨被清拆的消息被多家媒體報導後,引發社會關注。一向熱衷環保的明星鍾楚紅(红姑),特意前往木廠了解情況,同時為木廠員工打氣。

紅姑形容木廠內存有幾個森林之多的木材,(如果白白扔去堆填區)浪費地球資源;而木廠員工過去幾十年都靠木廠生活,如果木廠被清拆,他們的手藝也無用武之地。

鍾楚紅還表示,木廠的材料及工具都超巨型,想搬都不容易。她稱讚志記就好似一個木工博物館,木工老師傅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解為何政府不珍惜?

最後,紅姑呼籲有興趣入行的朋友可以去木廠了解一下,想去買木頭的朋友要盡快把握機會。她亦呼籲政府關注木工行業,對木廠進行保育,讓木廠得以發展下去。



責任編輯:李松兒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