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紅朝秘聞 楊繼繩被禁出境(圖)

作者:端木珊 發表:2016-02-17 0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2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端木珊綜合報導)中國著名記者、享譽世界的《墓碑》一書作者楊繼繩被禁止前往美國哈佛大學領取路易斯·里昂獎。2008年出版的《墓碑》是楊繼繩用15年的時間,走訪中國各地實地採訪寫成的有關1958年至62年間造成幾千萬中國人餓死的大飢荒的調查性報導。書中全面介紹中國大飢荒歷史,披露這場空前的大飢荒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楊繼繩被禁出國領獎

據英國《衛報》報導,去年12月,哈佛大學以楊繼繩「雄心勃勃且無畏」的報導20世紀「最為慘重的人禍」,決定頒發路易斯·里昂獎給他,以表彰他「眼光宏大和無所畏懼的報導」。

20世紀「最為慘重的人禍」指的是1958年至1962年期間,造成幾千萬中國人餓死的大飢荒的調查性報導。楊繼繩用了15年的時間,走訪中國許多地方進行實地採訪,著成首部全面介紹中國大飢荒歷史的《墓碑》一書。

該書2008年在香港出版,之後推出了日文版、德文版、法文版、英文版。不過,這本書卻被中國大陸列為了禁書,但經過網際網路等途徑廣泛傳播,引起強烈反響。

2013年,《墓碑》曾獲得曼哈頓研究所的海耶克圖書獎;2015年,《墓碑》又獲瑞典史迪格。拉森獎,作者楊繼繩被稱讚以堅韌和勇氣挖掘歷史,講出真相。

去年12月,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決定2016年的路易斯·里昂獎授予楊繼繩。公告中說:「楊繼繩具有開創性的書《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飢荒紀實》以法醫般的細節記錄了20世紀人類最大的災難之一的真正規模。它講述了毛澤東所推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大躍進政策導致大約三千六百萬中國人死亡,其中大部分人是被餓死,也有人死於酷刑和謀殺。在中國被禁的《墓碑》已經獲得許多嘉獎。」

然而,外媒報導顯示,楊繼繩被禁止前往領取這個獎項。楊繼繩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也證實,新華社禁止他出境領獎,但並未透露具體原因。

楊繼繩:這場空前的大飢荒是人禍

對於中國的大飢荒歷史,中共當局一直竭力掩蓋當時的一些基本歷史事實,稱是「自然災害」和「蘇共修正主義政權逼債」造成的。但氣象學者並沒有發現當時中國發生普遍性的災害天氣,而中共當局至今也沒有出示蘇共當局逼迫中共政府還債導致中國發生嚴重經濟困難的任何證據。

在《墓碑》中,楊繼繩徹底推翻了所謂「自然災害」或「蘇聯逼債」的說法。書中指出,這場空前的大飢荒是人禍,由中共當局自1957年以來,一系列違反自然規律、違反人民意志的錯誤方針政策導致。這些政策包括大躍進、大煉鋼鐵、人民公社、食堂化等。

書中披露,大躍進的浮誇,使得全國各地都搞高指標、高估產、高徵購。糧食生產總量虛報,直接導致徵購數量增加,農民就得從自己的口糧中硬挖硬擠以完成高徵購指標。口糧、飼料、種子都因此而上交。

公共食堂制度也是導致大量餓死人的重要禍因。公共食堂開班以後,生產隊長成為一「堂」之長,誰不聽話,就不讓誰吃飯。結果,很多人因「扣飯」而被活活餓死。

書中描述,死亡前的飢餓比死亡更恐怖。玉米心吃光了,野菜吃光了,樹皮吃光了,鳥糞、老鼠、棉絮都用來填肚子。死人的屍體,外來的飢民,甚至自己的親人,都成了充飢的食品。

中國古籍記載「易子而食」的故事,而在1950、60的大飢荒年代,吃親生兒女的事件就有多起。據親歷廬山會議和大躍進的李銳說,當時人吃人的記錄全國至少上千起。

書中根據多方資料分析,中國的大飢荒,導致非正常死亡人數約3600萬。另外,因飢餓使得出生率降低,應出生而沒有出生的人數大約4000萬。也就是說,大飢荒導致中國損失約7600萬人口。

餓死3600萬人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3600萬超過了第1次世界大戰的死亡數字。第1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隻有1000多萬人,而中國1960年1年就餓死1500萬人以上。3600萬相當於1954年8月9日投向長崎的原子彈殺死人數的450倍;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24萬人的150倍。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