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段子

發表:2012-04-28 23:0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聽到朋友這樣奉勸外國朋友:想學中國文化不要來大陸。想研究唐朝去日本,宋朝去韓國,清朝去香港,民國去臺灣,未來去朝鮮。如果你只是想找個拜金的漂亮姑娘當老婆,再來大陸。

身高很重要嗎?名人身高是這樣的(厘米),矮人一截,長人一智:拿破崙165,鄧小平157,列寧164,斯大林162,赫魯曉夫166,普京170,亞歷山大大帝150,查理大帝150,墨索里尼160,希特勒165,杜魯門163,盧武鉉168,豐臣秀吉152,魯迅158,孫中山158,普希金165,愛因斯坦164。

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歲;胡適,27歲;劉半農,27歲;劉文典,27歲;林損,27歲;周作人,33歲;陳獨秀,39歲;朱希祖,39歲..... 校長是蔡元培50歲。最年輕的是畫法研究會導師徐悲鴻,23歲。這個年齡,擱現在許多人還是"啃老一族",而前輩們已經成為大師了。

在德國達豪集中營入口處,刻著17世紀一位詩人的警世名言:「當一個政權開始燒書的時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燒人!當一個政權開始禁言的時候,若不加以阻止,它的下一步就要滅口!」

早年奧地利有家姓張的華人,資助一個窮孩子學費和生活費,讓他來自已家裡吃飯住宿。從此這孩子對中國人無限感恩,後來他承擔1936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全部費用。這孩子甚至希望以巴卡思坦為界,與中國平分世界,西邊是德意志帝國,東邊是中華民國----這窮孩子能夠做到這點,因為他叫希特勒。

幾位記者從延安回來,向蔣夫人讚揚共產黨人廉潔奉公、富於理想和獻身精神。宋美齡感觸良深,默默地凝視長江幾分鐘後回身,說出了她畢生最悲傷的一句話:如果你們講的有關他們的話是真的,那我只能說他們還沒有嘗到權力的真正滋味。

百年清華走出29位大師。他們全部出自1949年前的清華。若排除美籍的李政道、楊振寧,在大陸的27位大師之中:吳晗、趙九章自殺,梁思成、葉企孫含冤而世;被批鬥、關牛棚、勞改的,計12位。當我們驕傲自豪地讚美出自清華的這29位大師時,有否想過,這些大師,沒有一位出自1949年後清華

如今: 沒結婚的像結婚的一樣同居,結婚的像沒有結婚的一樣分居;動物像人一樣穿上了衣服,人像動物一樣露著肉;小孩子像大人一樣成熟,大人像小孩子一樣幼稚;女人像男人一樣爺們,男人像女人一樣娘們;沒錢的像有錢的一樣裝富,有錢像沒錢的一樣裝窮;情人像夫人一樣四處招搖,夫人像情人一樣深入簡出。

據說,如果明年秋天歐美名校都要求學生父母來開家長會的話,那……十八大就要延期召開了喲……

張伯苓是中國著名教育家。一生致力於教育救國,創造了中華教育史上一道輝煌篇章----"南開"教育。據說在南開女子中學的畢業典禮,張校長總會這麼囑咐:"你們將來結婚,相夫教子,要襄助丈夫為公為國,不要要求丈夫陞官發財。男人陞官發財以後,第一個看不順眼的就是你這個原配。"

中國最複雜,人格分裂最嚴重的人----楊度:拿過秀才,參與過公車上書,當過滿清四品。和康有為、梁啟超、黃興是好友,跟汪精衛、蔡鍔、齊白石是同學,慫恿袁世凱稱帝,贊同孫中山共和,北伐時說毛澤東能得天下,營救過李大釗,是杜月笙的師爺,入過佛門和國民黨,最終經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共。

「師父,清早聽到一陣爆竹響。」「山下有人結婚。」 「結婚為什麼要放爆竹啊? 」「想必是給自己壯膽兒吧。」

學校進一年輕教師,校長語重心長地對他說:考100分的學生你要對他好,以後他會成為科學家;考80分的學生你要對他好,他可能和你做同事;考試不及格的學生你要對他好,以後他會捐錢給學校的;考試作弊的學生你也要對他好,他將來會從政的;中途退學的同學,你也要對他好,他會成為比爾蓋茨或喬布斯。

關於中國首都問題,有四句話。居長安者盛世統,遷洛陽者天下分,都南京者朝命短,首北京者眾卑微。意思是說首都定在長安的多數盛世王朝,遷都洛陽,天下四分五裂。定都南京的王朝命不長,把首都定在北京的多數是暴君當政,老百姓都過得很苦。是否屬實?各位拿著朝代順序表一一去對好了。

美國總統說過,我們不知道哪輛校車裡的孩子將來會是美國的總統。所以校車安全性是中國的40倍。中國領導人知道,不論哪輛校車裡的孩子都不會是中國的主席。因為領導的孩子不會坐校車。

明亡之後無華夏,滿清之後無漢人,文革之後無信仰,改革之後無道德!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