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招生考試「去語文」令人擔憂

發表:2010-03-03 02: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前不久,新加坡掀起的華文學習熱以及媒體發表的一些評論,多數被中國媒體所轉載,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在亞洲地區乃至世界地位的提升。前幾年海外多個學校創辦孔子學院引來了一陣漢語熱,也讓中國人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了一時的滿足。

但是,餘溫還未消除,正在展開的2010年大學自主招生中,上海六所著名高校招生測試中有四所學校或理科生不考語文,或全部考生只考數學和英語兩科。這幾所高校免去語文考試引來了一陣熱議,到現在還尚未平息。

有人表示,理科生可以不考語文,是不是表明文科生就可以不考數學了。很多人批評考試「去語文」反映了中國目前的一種重「英」輕「漢」的現象。也有人批評說「這是對人文素養的一種漠視」。

顯然,這和前不久新加坡掀起的華文學習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為了提高華文學習效率,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曾給家長支招,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講漢語,讓孩子學好漢語,必對他們的前途大有裨益。不管從現實主義還是從人文素養培養來看,「去語文化」確實令人擔憂。

中國年輕人漢語能力下降

目前,大學自主招生考試「去語文」並不是因為這些學生的中文太好而不需要考,相反,中國年輕一代人的漢語能力逐漸下降,錯別字頻發。很多年輕人表示 一些常用的字不知道如何寫,加上電腦辦公的普及,很多人對漢字書寫能力有很大的下降,有網友指出在剛剛結束的200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的字幕,就把「九州 島」錯寫成了「九洲」。

美劇、韓劇等在中國大陸的盛行也給年輕一代的價值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有「哈日」,「哈韓」的傾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並不多。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一度火爆,「三國」,「論語」熱在某種程度上說明瞭年輕一代對古文化瞭解的缺失。

當然,這種重視對西方語言的學習並不是當今才有。當年,中國被外國列強欺凌的時候,很多學者為了救國,提出了要加強西方語言的學習從而加強對西方的瞭解來增強中國實力。

對此,許多著名學者提出了一些很激進的觀點,如胡適說:「漢字不廢,中國必亡。」魯迅說:「勞苦大眾身上的結核菌都潛藏在(漢字)裡面,倘不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這種觀點在當時受捧一時,但現在看起來卻滑稽可笑。

另外,考試「去語文」其實是現實主義佔了上風,語文文學專業在職場上難以就業,成了學生不願意選擇專業,而英語可以在求職中為學生提供一個優勢條 件,語文學習作為瞭解中國文化的一個主要通道,如果不重視,首先對中國文化傳承來說是一大損失,對向外傳播中國文化來說更是一大障礙,恐怕建立孔子學院傳 播中國文化將落入「有樓無人」的尷尬處境。

作為高考人才選拔機制的一部分,大學自主招生「去語文」就像一根「指揮棒」一樣,恐怕會給未來的學生無形中指了一個方向,學生將努力培養大學所重視的數學和英文,而忽視語文的學習,從而把語文邊緣化,恐怕這才是大家最擔憂的。

来源:《聯合早報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