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衝突 教育子女難 (圖)

發表:2008-08-02 22:0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加拿大《星星生活》報導,那些在中青年時期移居海外,自認為已經定型的移民們,只有面對自己尚未成年或者呱呱墜地的孩子時,才會聯想到中西文化間的衝突──這個混沌地帶彰顯他們的自身處境。無疑,華裔移民的教育更多時候可能是中國式的,關於孩子將來的種種願望中,那隱而不宣的是,希望他們成為一顆喜歡適合併屬於加國土地的中國樹。但生活環境的影響是否可能在自己的想像及掌握之內......

中國話&方塊字


"孩子中國話說的怎麼樣,讀寫是不是真的很難了。"見到孩子,總要問上這麼一句。這個如若生養在中國,就根本不需要關心的事情。但在加拿大,孩子們學說中國話是關乎感情,還是僅僅作為工具?

人物:Peter,男,36歲,來加拿大5年,兒子8歲。

"怎麼都沒有想到,說中國話這事成了一件需要特別關注的事。孩子登陸的時候3歲,話已經說的挺好,在家裡吧,開始的時候我們是很自然的和他說中國話。後來,不知不覺,自己說話也開始不利落了。想到一個詞,不知道怎麼用中國話來表達,倒是找到一個合適的英文。大腦把英文給選擇了出來,讓我們覺得這樣表達才能確切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而對方也能準確的瞭解自己的感受,而那個對方也是一個中國人。我們開始在家裡半中半英地講話,也沒有覺得什麼不自然。直到有一天。"

那天,他現在還記得挺清楚。但清楚的不是那些話,而是他竟然有一些沒有聽懂。 "當時真的有些把我嚇壞了,突然間覺得孩子提前長大似的。文化代溝,不能溝通,兩個世界等等的詞語湧上頭腦。曾經我們還為他那些滑稽的中國話而覺得好玩,現在他竟然已經不說了。我們才警覺自己也時常不說中國話了,也時常提筆忘字,忘記中國字怎麼寫。"

接下來的決定,就是馬上報一個週末的中文班。 "除此之外,晚飯之後,我們一起和孩子學中文,竟也拿起了教拼音的書本。想想,現在學中文的方法就像是我們在國內學英文一樣,根本不是一個能學好語言的方法。可是,不管怎麼說也是強化一下。我和老婆也達成共識,在家裡不講英文,讓孩子盡量用中文表達。而我們在他生日或者節日的時候寫中文賀卡給他。"

但在這個教育問題上,也曾經受到孩子小小的抵制和一個朋友的質疑。中文這樣的教法,充其量也就是中國一個文盲的說話水平。 "

"是啊,讀很難,寫一篇比較像樣的作文就不用說了。等以後孩子覺得對中文有興趣再自己學不難,而我們中國人家庭又有語言環境。說到底,我們在這裡學會說並 不難,很多老外經過學習都會說,但要他深入瞭解中國文化那就不容易。這個不容易無論對外國人還是生活在外國的中國人都是一樣。"

"不管怎麼樣,大多數人心裏還是想讓孩子能說流利的中文,要是能讀報紙能寫文章就最好了。或許,真的,中國、中國話、中國菜只有出國之後才成了自己的標誌物。想著自己孩子以後只能和自己講英語,怎麼就不如鄉音聽著親切。"他說這中文還是要學下去,沒有什麼需要探討的,倒是方式方法需要有些討論。

"我也決定學習一個朋友的經驗,與其填鴨式的學習中文,不如讓孩子瞭解中國文化,文化比較有趣。我覺得加拿大很鼓勵多元文化,經常有一些多元文化節啊展覽什麼的。很生動,孩子也喜歡。當然,有機會,帶孩子回國看看更好了。"

華人圈子&外國朋友

"你說,要是我們孩子以後嫁個黑人......"這無關乎種族問題。移民經年,她的交際圈也是華人。有的時候不是不能擴大,而是有些不願。 "和華人在一起還是舒服些,說一些方言,話題能聊得很開表達的很酣暢淋漓。"而孩子們呢?

人物:Jane,女,39歲,來加拿大6年,女兒11歲。

"剛登陸不久,孩子就要送小學。那個時候的混亂真的還記憶猶新。就是選校的事情,當然還牽涉到搬家的事情。上什麼學校是按照住址劃分的,要上好學校就得住到相應的區域去。在這個問題上我和老公有些分歧。我覺得我們現在生活要緊,上班的事情還是重要,孩子上學哪裡都可以,這裡的學校都還不錯。我們家附近就有一個小學,也去看過,感覺挺好,老師都很和善。"

"然而老公不這樣想,他說我們這個區印巴人比較多,我說你到加拿大還搞起種族歧視來了。整天說白人歧視中國人,這中國人還歧視黑人印巴人。真的很不應該。然而,他說的一句話,似乎玩笑的話卻讓我楞了半天。他說女兒以後嫁個黑人你同意不。我衝口而出說不同意。他笑著問我,為什麼不同意?你也搞歧視?不是不是,我當時真的被他給問住了。"

"他說的對我來說很深奧。他說這是一種認同。就像有著血緣關係的親人,血緣超乎物理生理的而成為心理感情的。移民總是為身份啊歸屬啊感到些微困惑,因為有些認同只有在成長的文化圈子裡才有共鳴。他想給孩子一個華人的圈子。雖然,我們覺得這樣有些自私。但我們當時這樣想,在國外,外國圈子不用擔心,孩子一定有超乎你想像的外國朋友,只是華人圈子需要家長的營造。可能我們有些老舊,還真希望女兒以後嫁個華人,這樣和女婿還有親家也好溝通一些。或許,中國人骨子裡還是有大家庭的想法。"

他們知道,好學校吸引華人,而華人多了,學校的排名就更好些,因為華人比較重視教育,放學後的時間也抓的緊。

"孩子之間也能有一個好的互動吧。也不知道是不是作為移民比較沒有安全感,對於孩子課業已經各方面的表現還是很在意的。我們給女兒選擇了很多中國移民推薦的好小學,搬家到了附近。心裏還真覺得很滿意。可是現在問題又來了。和幾個朋友聊天,他們來的時間比較長,有的孩子也比較大了。他們說有些如果讓他們重新選,他們不會和華人扎堆。說只是讓自己覺得舒服了,沒有估計孩子的發展。現在孩子還是交往華人朋友多,在學校也是喜歡和中國人一起聊天,雖然他們在一起說的都是英語。"

"說實話,我們作為第一代移民,很難融入當地的文化,那種游離的尷尬的感覺不好受,真的很想自己的孩子能夠融入這裡,對這裡有歸屬感。不想讓他們再經受我 們經受過的文化陣痛,而多一些游刃有餘自由自在。"無論處於私心還是心理上的慣性,她還是選擇留在華人多的社區。 "可能這根本不能改變她的交際圈子,只是想她能多認識些中國人,而我們也能有更多的中國朋友,多一些彼此之間的活動,多說說俺那旮答的話兒。 "

推動督促&順其自然


人物:Nancy,女,40歲,來加拿大4年,女兒16歲。

"我覺得我自己啊,站在他們的角度來看,我是一個好媽媽,雖然這個孩子眼中的好對我仍舊是有些掙扎的。但可能就不是一個好老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這裡,我都是很督促我老公的。給他找學習進修,報讀課程,找尋職位。他是一個很容易滿足並享受生活的人,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少鬧矛盾,但最後還是比較願意聽從我的意見,給自己加班加點的讀書和工作。坦白說,我覺得自己這樣的推動也沒有什麼不對,現在的生活壓力和競爭都這麼大,怎麼可以不未雨綢繆早作準備。 "她對著自己的日記本念著,似乎還在使勁地思考著。

来源:轉載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