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解決三農問題加大農業投資 (圖)

發表:2008-02-01 14:0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胡必亮

中國加大財政支農的力度,為瞭解決"三農"問題,2008年將投資人民幣5200億元,加強農業的基礎建設。觀察人士指出,中國農業仍然面臨很多艱鉅的挑戰。

*追加投資1000億元*

中國政府1月31日公布了2008年"一號文件",提出加強農村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村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這是中國連續第五個年頭在所謂的"一號文件"中大談"三農"問題。
 
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說,2008年中國將加大對"三農"投入的力度,在2007年投資人民幣4200億元的基礎上再增加1000億元。
 
加大支農力度似乎是中國政府提出的所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任務的一部分。中國改革開放近30年,城鎮,尤其是東部沿海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廣大農村地區並沒有獲得跟城鎮一樣的好處和效益。以1997至2003年農村和城鎮收入比率為例,農民收入連續7年增長不到4%,城鎮居民收入增量超過20%。不僅糧食主產區和多數農戶收入增長甚微,甚至減少,農村的各項社會事業同樣也陷入低增長期。

*中國農業仍面臨艱鉅挑戰*
 
星期四在華盛頓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舉行的"中國‘新農村'戰略:實際進展和全國範圍影響"的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必亮博士說,胡錦濤和溫家寶主政以來加強了對"三農"問題的重視。不過,他也指出,在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方面,中國還面臨著一些嚴峻挑戰。

胡必亮說:"在全球化和中國農業競爭力不是很高的情況下提高農業的生產力,壓力很大。基礎設施已經老化,要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各項物質條件建設,農村的人力資本、教育問題、農村的基礎設施要改善。"
 
他說,中國農民增加收入的難度越來越大,中國農業在國際上沒有優勢,農民單純靠農業提高收入很困難,因此要依靠農村之外的因素來解決這個問題。他說,但農村剩餘勞動人口大量湧入城鎮,對城市就業形成競爭,增加了城鎮的就業壓力;此外,通過大量在農業之外尋求收入,如通過工業化,又會涉及資源與環境問題。

*如何有效使用財政撥款是另一挑戰*
 
胡必亮教授說,改善三農問題的資金現在增加了,但如何有效地使用財政撥款是當前的另一個挑戰。

他說:"首先,通過什麼樣合理的機制來確保投入有效,所以要建立一套制度;第二是,這種投入是否可持續。所以,現在中央非常強調要建立一種對農業的長效機制。說起來容易,但要建立起這樣一種機制非常困難,是很大的挑戰。現在有一些臨時性的安排,但是長期的制度安排還沒有找到合理的方式。"

*完善政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之一*

胡必亮教授還指出,完善政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之一。他說,要建立一個民主決策機制,做到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要協調好改革過程中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才能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 

*沒有資金一切都是空談*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蓋保德博士說,中國要改變農村的落後狀態,目標雖然很宏大,但如果沒有足夠資金,也只是空談。

他說:"我不禁要問,中國投入新農村戰略的資源能有多大?如果不能從資金上得到保證,只能是又一個徒有其表的努力,等於誇誇其談,而沒有提供改變農村面貌的資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VOA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