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中國人應該像愛護祖宗一樣愛護姓名

發表:2005-03-29 18:5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人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傳統,但在佛山居住的玉梅老太太卻被稱為「五姓老太」,其身份證、戶口簿、房產證上,「臧、藏、張、莊、莊」五花八門。為此,老太太拿不到掛號信、搭不上飛機,還拿不到國土使用證,一直委屈了20來年。前不久,老太太較起了真,決定要「認祖歸宗」糾正 「歷史錯誤」(《羊城晚報》昨日報導)。

從前歷朝歷代的列祖列宗,上到王侯將相,下到黎民百姓,都是對姓名極端重視愛護有加的,不僅「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還發明瞭「字」和「號」,在各種場合去避諱,維繫血緣,秉承祖宗。除了皇上賜的姓,自己萬萬不敢亂改--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不敢損傷,更別說姓名了。

其實,現代人也還下意識地保持著這個優良傳統,比如誰跟誰急紅眼了,就會說「如果怎麼樣,我就不姓某」!又或者誰跟誰急了,就會說「姓某的,我跟你沒完」!

從這個角度理解「五姓老太」為了「正姓」而和公安部門較真,是一個文化學上的角度,而只要設身處地替她感同身受一下,不斷證明自己姓什麼不姓什麼這種日子能熬上20年,非偉大的女性不可。在向「五姓老太」致以崇高的敬意的同時,又聯想起前段時間為更換「二代身份證」,公安部門查出數以千計的姓名登記錯漏個案,和昨天剛剛披露的錢鐘書的「鐘」原來是「衷」的大烏龍來。

姓名登記和使用上的陰差陽錯,往深奧上扯,就反映出古文明在現代社會傳承中的一些遺失和淺薄,往簡單上歸納,就是接觸姓名的人,包括當事人對姓名本身的不以為然和不甚了了,加上接連兩次對漢字的簡化,弄到連國學大師錢鐘書的名字都被整個社會誤稱了40年。

以繁雜偏僻的字為姓的,背後也許是一個種群的繁衍生息,甚至是一個文化脈絡,就因為圖個省事,不去深究而簡而化之、代而用之,於文化上是一種可惜,於祖宗上是一種失敬,於國民精神上是一種粗糙。如果連個姓都堅持不下去,還能夠堅持什麼呢?

拿「五姓老太」的例子來說,歷史原因造成的誤會,到現在的戶籍警那裡,一下子正本清源,是值得稱讚的。而類似「五姓老太」在姓名上遭遇麻煩的人,如果繼續將錯就錯不當回事,就不值得稱讚--想想爺爺的爺爺、奶奶的奶奶為了傳宗接代動了半天腦筋,終於姓到你這兒,結果一招就給廢了,如果他們在天有靈的話,真是要欲語淚先流的。頂天立地一個人,姓甚名誰可絲毫不能含糊啊!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