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反射控制新战场已在东京开打(图)

作者:洪耀南 发表:2025-11-18 08: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高市早苗
4月28日赖总统接见“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众议员乙行”时留影。(图片来源:中央社图)

【看中国2025年11月18日讯】高市早苗与日中现实的决裂

2025年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众议院备询有关中国封锁台海议题,首度公开表态——若中国对台动用军舰并伴随武力使用,可能构成日本《安全保障法制》下的“存亡危机事态”。她进一步指出:“实际判断将取决于当下具体情况,但若出现武力攻击,构成的可能性极高。”11月10日,她在国会重申此为政府既定见解,未打算撤回,仅表示“具体举例值得反省”。

这番发言引发中国强烈不满。官媒与外交部迅速定调为“严重干涉内政”、“升高对立”;中国召见驻华日本大使;驻大阪总领事更在社交媒体发文,语带威胁,引发日方强烈抗议。

但本质上,这不仅是一场外交摩擦,而是东亚战略现实的根本断裂。高市的上任,象征日本从“对中战略模糊”正式迈入“对中战略明确”。

高市路线清晰且锐利

台海有事即日本有事:刺穿北京长期维持的模糊红线;

强化日美安保、扩大集体自卫权:重构亚太安全平衡;

推动供应链与科技去中国化:挑战中国战略资源垄断;

重新定位日本军事角色:突破和平宪法的心理围墙。

与过去倚重公明党稳定器的“自公体制”不同,高市依讬的是自民党保守派与维新会等右派政党组成的“自维联盟”——一个更具战略主动性的执政联合。她不只说得强硬,更握有实际改革杠杆,是首位能“行动化地缘战略”的日本首相。

对北京而言,高市不只是一位难以制衡的邻国领袖,更是亚洲民主阵营从防御转向反制的潜在枢纽。

北京的回应因此不再是例行抗议,而是一套更深层、制度化、模仿俄式“反射控制”(Reflexive Control)的认知战略。

不是改变日本 是削弱“高市主义”

反射控制的关键不在于迫使敌人屈服,而是:

让对手在“自以为理性判断”下,自主放弃原本可行的战略选项。

中国无需说服日本,只需让日本“预见风险”,自我产生以下判断:

不要太刺激中国;

台湾议题可以关注,但要避免主动出击;

高市虽有理,但太急不划算;

日美同盟可以深化,但日本不该跑在最前线。

这是一种升级版的“战略恐吓”:非直接威胁,而是精密操控风险感知,让对手自我约束。

这是一种升级版的“战略恐吓”:非直接威胁,而是精密操控风险感知,让对手自我约束。

中国的反射控制四步骤

1.讯息预设:打造“高市=风险”的认知框架

官媒持续贴上“极右翼”、“军国主义复辟”标签;

高调放大高市涉台言论,渲染其挑衅性;

借历史脉络将其与二战军部派相连,营造集体不安。

目的不是改变日本观点,而是让舆论、官僚、企业自动启动“代价算法”──与高市立场接近,意味着外交与经济成本升高。

2.心理引导:让风险渗透制度内部

北京不需天天喊打喊杀,只需间歇释出有限但具针对性的讯号:

对日企查税、技术审查;

限制稀土出口;

发布旅游禁令;

驻日官员公开点名高市;

在涉台军演中加强“对日警告”语境。

这些行动产生连锁效应:

日本经济界呼吁“克制对中强硬发言”;

外务省建议降低与台公开互动;

自民党中间派与高市保持距离;

美日外交节奏也出现微妙不同步。

这不是北京“说服”谁,而是“风险感知”渗入日本政治与政策神经系统。

3.框架固化:将高市政策“成本化”

当高市谈及台湾议题,媒体标题不再是“战略擘画”,而是“升高风险”、“引爆外交冲突”。

经济团体传达担忧“失去中国市场”;

政策圈逐渐避谈高市式安全战略;

官僚开始将“外交稳定”放在决策优先。

这种自我约束,就是反射控制的终极形态:让本来正当的政策主张,变成政治禁区。

4.行动诱导:让高市沦为“防御型领导人”

随着中国持续放大压力,高市陷入典型双输情境:

她若坚持立场,被贴上“战争狂人”标签;

她若缓和语调,遭质疑立场退缩、失去领导力度。

结果是:她的政治资源被拖入“回应中国”的消耗战,而非“推进改革”的主导战。

这正是反射控制的最终目标:让领导人失去主动权,成为无法设定议程的被动管理者。

北京为何如此紧盯高市?

高市不是北京唯一关注的对象,但她所代表的战略走向,是中国无法容忍的未来:

日本国防正常化制度成形;

台海国际化与日美同盟实质化;

亚洲民主双核心(美日)成形;

日本科技政策去中化明确落地;

东亚战略不确定性全面上升。

中国要压制的不是高市本人,而是“高市主义”的制度化与正统化。

中国真正要打倒的是日本战略自主性

最精密的反射控制,不是让对手臣服,而是让对手主动放弃本可采取的选项。

高市早苗不过是第一位“越线”的日本领袖,北京要做的,是让她成为一个警示:任何试图翻转对中政策者,都将付出高昂代价。

如今,我们看到:

自民党内部部分人士不认同她的对中路线;

媒体将其定义为风险源;

外交系统预做中国反应;

高市逐渐从战略推动者,退居防御角色。

这一切并非偶然,而是一场节奏明确、目标清晰的认知战:反射控制的新战场,已在东京开打。

(本文为《上报》授权《看中国》转载。原文链接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上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