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的军事演习。(示意图/图片来源: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10月8日讯】近期台海局势再度成为全球焦点。外媒引述消息人士披露,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向美方施压,要求华府在台湾问题上采取比过往更明确的政治表态,不仅停留于“不支持台独”,而是要直接“反对台独”。与此同时,英国智库公开一份疑似来自骇客外泄的俄罗斯文件,显示莫斯科正协助北京打造具备现代化能力的空降部队,进一步引发对台海军事风险升高的疑虑。
美国国务院随后强调,美方对台政策并未改变,仍维持“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与六项保证的政策架构,并重申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台湾外交部则严正回应,强调“中华民国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是客观事实,并指责中国透过外交与军事双线施压,破坏区域稳定。
外交背景:战略模糊的消减风险
自1979年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即不明确承诺是否在台海冲突时出兵协防,以维持威慑与灵活性。然而,若美方在公开文件或领导人谈话中改用“反对台独”的表述,将代表华府在措辞上更向北京靠拢,削弱了原本模糊空间。
专家指出,这种转变不仅可能误导北京,以为美国在台湾议题上的底线出现松动,也会让台湾民众与国际社会质疑华府的安全承诺。这对美国维系盟友信任与印太战略布局,恐带来长远影响。
户外萤幕上播放着2024年5月2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在台湾周边军事演习的新闻报道。(图片来源: 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军事背景:俄中合作的战略意涵
另一方面,俄罗斯与中国深化军事合作的消息同样引起关注。英国皇家联合军事研究所(RUSI)指出,俄罗斯已同意向中国提供空降部队专用装备与训练,包含空降装甲车、反坦克武器与快速运输载具。若这些合作落实,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空降部队将获得更高机动性与作战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渗透并夺取战略节点。
军事学者分析,这种能力对台湾的威胁尤为敏感。与传统渡海登陆相比,空降作战能避开滩头阻力,直接打击机场、指挥中心与城市腹地。一旦成功夺取部分基础设施,将严重干扰台湾的防卫节奏,甚至可能迫使守方进入不对称的劣势局面。
台湾的回应与挑战
台湾外交部表示,已全程掌握俄中军事合作动向,并透过跨部会协调制定因应措施。台湾同时呼吁国际社会持续关注中国的军事扩张与政治打压,强调将在民主制度下坚守主权,并透过强化自我防卫与国际合作维持区域和平。
国防专家则提醒,台湾必须针对空降与渗透作战风险,强化机场防卫、后备战力与情报侦察能力,并加速防空网络的升级。否则一旦解放军获得俄式战术支援,传统的滩头防御将不足以应对复合型威胁。
台湾海军士兵们在向中华民国国旗致敬。(图片来源:MANDY CHENG/AFP via Getty Images)
未来情境推演
综合当前发展,台海未来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境:
-
维持现状(短期最可能)
美国虽维持“不支持台独”立场,但避免使用“反对台独”字眼,北京持续透过外交与军事手段增加压力,但不跨越冲突红线。台湾则在国际支持下持续提升防卫能力。 -
战略模糊进一步削弱(中期风险)
若美国因国内政治或中美谈判让步,公开表态“反对台独”,将使台湾国际空间更受限,北京可能视此为外交胜利,并同步加强军事恫吓,增加区域不稳定性。 -
军事冲突风险升高(长期潜在)
假使俄中军事合作深化至战术层级,并于台海危机中发挥作用,台湾将面临“双线压力”:一方面失去部分外交模糊空间,另一方面在军事上必须防备更高强度的空降渗透与混合战术。这将显著增加误判与冲突爆发的可能性。
目前,美方仍维持对台“战略模糊”政策,并持续透过军售与安全合作,强化台湾防卫能力。台湾方面则表明立场,将坚守主权与民主制度,并在国际上积极争取更多支持。外交部呼吁,中国应停止军事恫吓与政治打压,回到理性与对话的轨道,共同维护台海和平。
综合来看,北京在外交与军事上的同步操作,显示其对台策略正朝向更高压、更全面的方向发展。未来,美国态度的细微转变、俄中合作的深化程度,以及台湾如何加快军备与外交布局,都将是观察台海情势走向的关键指标。
责任编辑:立明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