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角(图片来源:MLADEN ANTONO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5日讯】(看中国记者卢乙欣综合报导)香港在实施国安法5年后,学者赵文志表示,香港的政治已经彻底“内地化”,中国政府采取高度紧缩及打压方式治理,“一国两制”在国安法上路后已名存实亡。
根据央广报导,2020年6月30日,中共人大常委会通过香港国安法。中正大学副教务长、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赵文志说,观察香港在这5年间,已彻底不再是过去熟悉的“东方明珠”。
赵文志指出,自国安法上路后,中国政府强力地打压香港的民主党派,最明显案例就是港警于今年六四期间的执法动作,以及日前社会民主连线(社民连)宣布解散。
赵文志表示,在中共统治底下,香港的政治等于是“内地化”了,就是高度的紧缩,跟中国内部是一样,虽然香港试图维持在经济上的高度自由,但在政治方面的高度打压下,当然影响到经济方面的表现。
赵文志进一步分析,中共这种政治打压却又要维持经济自由的做法,长期来说根本是行不通,因为香港在“内地化”后,美、中之间的经贸冲突与战略竞争必定会连带冲击香港的经济表现;换言之,政治与经济是无法被彻底切割,政治上的不自由必定会影响经济发展。
政大国关中心副研究员曾伟峯则表示,中共常常说“一国两制”里的“爱国者治港”,自2019年“反送中”运动后更加确立其治理逻辑,并且落实了港版国安法。
曾伟峯指出,如同中共自己的解读“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港人治港”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中央治港”;中共的治理逻辑就是“香港就是中国的”,没有任何的自主空间,因此“两制”这东西,过去称“一国”是虚的、“两制”是实的,现在则是“一国”是实的、“两制”是虚的,简单而言就是这样。
曾伟峯分析,这种治理逻辑让中共积极地将香港的经济“硬融合”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淡化香港独立经济体概念”,变成了广东腹地的一部分,试图借此让香港属于中国的主张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当时中共人大常委会通过港版国安法的隔天,陆委会所设置的“台港服务交流办公室”于7月1日正式营运,希望借此落实“撑香港”承诺;但陆委会在5年后的今天,却正着手修改两岸条例及港澳条例,因为政府认为香港国安红线蔓延扩张,必须完善风险控管机制,强化港澳居民申请赴台居留、定居、投资等各个审查把关。
陆委会主委邱垂正6月底曾说,修法方向是增加港人申请居留或者定居时的“国安观察期”,并在居留及定居之间设计一个“长期居留”。
对此,赵文志分析,政府既想要协助港人,又得面对香港已“内地化”的状况,因此必须厘清谁是真正遭到迫害、谁又是携带“任务”来台的。
曾伟峯指出,虽然政府这样的规划有点“制度挡人”的意味,但更重要的是面对当前地缘政治动态,“国安优先”已经成为世界趋势,加上香港跟中国的关系千丝万缕,针对港人来台议题,必须谨慎处理。
此外,香港立法会去年3月19日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草案”(即基本法23条立法草案),并于23日刊宪,同日生效。从港府公布草案制立法会三读表决通过,只耗费11日时间。
据南华早报报导,熟悉内情人士披露,这是港府精心谋算的策略,要让外国势力措手不及,“如此即可把对港制裁和诋毁的期间,以及可能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
时事评论人程翔于去年2月2日刊载在自由亚洲电台、题为“香港将全面大陆化——评基本法23条的影响”一文中强调,香港当局就基本法23条立法,标志着香港将要全面大陆化。香港的政治今后将彻底“一国”化,经济方面也就只剩下“两制”的外壳,勉强维持着表面的“一国两制”。
程翔指出,23条立法已经使得香港的司法制度完全跟中国大陆的制度接轨。原本,两制之间的差异最终会落在司法的差异上,即同一个行为,像“初选案”在香港“不是罪”,但在大陆就会“是罪”。全面衔接后,这样的差异将彻底消失。
其实,香港的改变也引发一些中国人感叹。《南华早报》前总编辑王向伟则在一篇题为“香港的政治精英们正加速我们这座城市的大陆化”文章中指出,许多中国人申请到香港定居,本就是看好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但他们对香港正在成为另外一个中国城市的看法而感到不安。
王向伟提及,他们一些人近期向他发出的类似感慨:“如果香港正在变成另一个中国大陆城市,那来香港还有什么意义呢?”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