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味甘性温,能够补中益气,适合脾虚气弱的人饮食。(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古有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变得衰弱即脾胃虚,身体就会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
脾虚的人身体会出现7种表现
1、两胁胀痛、神疲食少、胸闷不舒,爱生气或爱郁闷,头痛目眩,生气后加重。
2、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肚子凉,一吃凉的就肚子痛或腹泻。
3、乏累,没精神,睡眠不好、或夜长梦多,心慌、健忘、大便溏薄。
4、肚子凉,吃多了不消化,胃口差,腹部隐痛、喜温喜按,喜欢吃热的,大便不成型。
5、腹胀、没胃口,四肢乏力、爱出汗,大便溏稀,容易长湿疹,还可能有脚气。
6、肌肉松弛,乏力出汗多,胸闷气短,容易肚子胀。
7、反酸、打嗝明显,放屁多,容易腹胀、腹痛,嗳气、放屁后症状稍有缓解。
另外,如果是女性有脾虚的情况,还会出现痛经,以及月经量过多、崩漏等。
当然,脾虚是一种病症名,如果要细分,还可以分为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
饮食养脾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迷信“生鲜冷食”就是健康饮食
现代养生理念推崇生食、沙拉、冷饮,认为这样保留了食物的营养。
中医认为“脾胃喜温恶寒“。过多生冷食物会损伤脾阳,导致脾失健运。尤其脾虚体质者更应以温热食物为主,寒凉食物适量。
误区二:盲目素食或生酮饮食
不要盲目减肥。
一些人为了健康或减肥,采取严格素食或极端的生酮饮食。
长期素食可能导致蛋白质、维生素B12等营养素缺乏,影响脾胃功能;而过度高脂低碳水的生酮饮食也可能增加胃肠负担。中医提倡饮食平衡,脾虚者尤其需要优质蛋白质的支持。
误区三:过度依赖保健品和“超级食物”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号称“养脾”的保健品和超级食物,如枸杞、人参、灵芝等。
不同体质需要不同调理方法。盲目服用滋补品可能导致“虚不受补“或“湿热内生”。真正的养脾应该根据个人体质辩证施治,而非简单依赖某些保健品。
误区四:过度喝粥养胃
很多人认为喝粥是养胃的最佳方式,尤其是生病时。
虽然粥容易消化,但长期只喝稀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脾胃功能下降。脾胃需要适当“工作“才能保持功能活力,适量粗粮和需要咀嚼的食物反而有助于脾胃功能的维持。
脾虚种类
1、脾气虚
脾气虚指的是脾气不足、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生病过久导致脾气受到损耗有关。脾气虚的人群腹部总是胀胀的,吃一点东西也很胀,整天没精神,人也很消瘦。整个人的脸色比较萎黄或苍白没有血色,平时也没有胃口吃饭,大便较溏薄。
2、脾阳虚
脾阳虚又被称为脾胃虚寒,饮食失调、生冷食物食用太多,或过于劳累等,都会对脾胃造成的一定的损伤,导致脾胃变得越来越虚弱。这类人群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一吃凉的就肚子痛,平时肚子也有隐痛感。同时还会出现手脚冰凉、大便溏稀、小便清长症状,女性可出现白带增多。
3、中气下陷
当脾因为各种原因变得虚弱时,脾气升举无力出现下陷。症见脘腹重坠作胀,嗳气、恶心,大便干燥、肛门重坠,有脱肛的风险。中气下陷会导致内脏下垂,所以易导致出现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疾病。
4、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指的是脾气虚弱,则血不能循经。很多慢性出血的病症都与脾不统血有关,以及女性出现的月经增多,还有便血、皮下出血等。
脾虚饮食
脾虚的人想要调养脾胃的方法,常吃4种食物有益补脾健胃。
1、南瓜
中医认为,南瓜味甘性温,能够补中益气、化痰排脓,适合脾虚气弱的吃,南瓜还有健脾化湿的作用,一些湿热体质的人也可以多吃。
2、土豆
土豆味甘、性平,归脾、胃经,有和中养胃、补气健脾的作用。适合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
3、胡萝卜
胡萝卜能健胃行气消食,因脾虚出现食欲不振时,可用胡萝卜做辅助食疗。(以上图片均来源:Adobe Stock)
胡萝卜里面有丰富的维生素,从中医学来分析,胡萝卜有健脾和胃、补肝明目的作用。而且胡萝卜还有健胃行气消食的作用,因脾虚出现食欲不振时,可用胡萝卜做辅助食疗。
4、玉米
玉米有清热祛湿的效果,出现乏力、面色萎黄等脾虚夹湿症状的人可以将玉米煲汤喝,可以调中开胃。
责任编辑:小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