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还要降准 前央行行长罕见承认经济面临威胁(图)

发表:2024-09-06 21: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央行表示,存款准备金利率还有一定下降空间。
中国央行表示,存款准备金利率还有一定下降空间。(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9月6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前中国央行行长易纲9月6日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罕见承认经济面临威胁,认为当前应该专注于应对通货紧缩的压力。未来官方或再降准及降息,中国央行表示,存款准备金利率还有一定下降空间。

前中国央行行长易纲称需专注于应对通货紧缩

9月6日,前中国央行行长、目前担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易纲在上海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我认为,当前他们(领导层)应该把重点放在抵挡通货紧缩的压力上。如果你看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正值,但你还需要看人们的收入和税收收入。”

“关键是如何改善内需,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易纲补充道。他并指出,对中国民众而言,最重要的是就业前景和收入预期。

中国经济自第二季度以来其增长势头有所减弱。7月份中国16至24岁的青年(不包括学生)失业率从6月份的13.2%上升至17.1%,创年内新高。中国1-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平均仅上涨0.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近两年来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易纲表示:“总体来说,我们面临内需疲软的问题,特别是消费和投资方面,因此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易纲表示,“当务的重点是让GDP平减指数转正。即使我们意识到这有难度,也应该尽最大努力。” 他指出,中国广义价格衡量指标已经连续几个季度为负值。

投资银行瑞银(UBS)上周将中国2024年GDP平减指数的预测从“0”下调至 “-0.4”,并指出“由于房地产市场进一步下滑,导致上游产品价格下跌、消费需求减弱、以及整体价格竞争加剧。”

中国央行发声 降准还有空间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会上表示,央行买卖国债主要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和流动性管理,既可买入也可卖出,并通过与其他工具灵活搭配。

对于外界关心的降准降息可能性,邹澜表示,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7%,还有一定下降空间。央行将根据经济的恢复情况、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具体问题,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和节奏。

同时邹澜表示,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面临一定的约束。

中国流动性黑洞发威

降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简单来说,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要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来保管,而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降准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更多资金可以运用。

中国央行2月5日正式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与2023年两次降准幅度0.25个百分点、单次释放长期资金5000亿元左右相比,此次中国央行降准力度加倍,凸显北京当局对经济的强刺激措施。

此次降准大约释放1万亿元的货币。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考虑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因素,理论上最终产生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将达到8万亿元。

中共政治局4月底还誓言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决定了银行必须储备的现金数额。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少3.45万亿元。

按照中国央行定义,社会融资规模(即社融)是指一定时期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是考察经济领域信贷和流动性的一个广泛指标。

截至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年增6.3%。狭义货币(M1)余额63.23万亿元,年减6.6%。专业人士表示,代表当前经济扩张活力的M1下降,同时流入实体经济的资金减少,意味着企业已经躺平。

对于高速增长的M2,中国知名官方经济学家樊纲提出了流动性黑洞的说法,意思是无论投入多少钱,都不能对经济复苏产生明显的作用。

去年年初,北京当局放松疫情管控政策后,中国经济出现短暂的复苏之后很快呈现出疲态,官方公布的许多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出现了四十年来罕见的全面疲软的状态。实际上,中国失业率持续上涨、海外订单不断减少、企业大批倒闭、房地产等主要行业持续低迷,社会消费疲软,通缩迹象越来越多。曾经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所谓三大引擎--投资、出口和消费全部熄火。

而且,长期以来,许多观点都认为M2成长和通胀呈现正相关,但中国M2持续增长,现实中感觉不到通胀,反而有通缩现象。经济界认为,经济增长和通胀本质上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及其流转速度(即货币转手次数)。而它们眼下的运行轨迹,正在指向经济衰退。北京当局需要提出更多支持政策,才有可能带动经济走出通缩。

通货紧缩(通缩,deflation),本意为货币流通数量减少,但也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概念。通货紧缩时,会使无急迫需求与耐用品的消费延后,造成消费支出收缩,影响商家与企业的营收,并反过来造成消费力持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经济衰退。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