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故事:眼见果为真?(图)

发表:2020-09-21 16: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同理心 至圣 孔子 颜回
值得深思的古代经典故事:眼见为真?(图片来源:Adobestock)

现在社会,无论是在生活或是职场,都很强调同理心,意思就是不要老是以自己的观点来处事,有时也要学着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待事情,这样才是真正为对方着想。毕竟有些事,就算自己亲眼所见,但对方心里如何想的,可能会与自己以为的有段落差。

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时,常常就已经靠自己的猜想,或是“亲眼所见”,擅自给对方下评语。甚至终其一生耿耿于怀,怀恨在心,却可能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这样的例子,从古至今不曾少过,就连“至圣先师”孔子,也曾犯过这样的错。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颜回“偷吃”米饭的故事

在《吕氏春秋》里有一段故事,是讲孔子带领着弟子周游列国时,有次因为兵荒马乱,旅途困顿,三餐只能以野菜果腹,大家已经有七日没吃到一粒米饭。

一天,颜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来煮,在饭快煮熟时,孔子不经意间,看到颜回掀起锅盖,抓些白饭就往嘴里塞。孔子当时装作没看见,也不去责问。

等到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的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听了,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

颜回只得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杂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偷吃饭的。”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也才发现自己一开始的观察是错误的。他愧疚的提醒弟子:“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人的内心是最不稳定的。大家要记下这件事,想了解一个人,真是不容易啊!”

所谓知人难,相知相惜更难。我们自以为客观的观察,有时可能离真相十分遥远。当我们要对一个人下结论时,不妨想一想:我们看到的当真是事实吗?还是自以为客观,却依然只是从一个面,一个点,去观察一个人,对其下评论呢?

很多时候,在我们不了解对方所思所想的时候,就已经擅下结语,要是有利益冲突时,那就更难避免了。

虽然现在的人们教育程度高,但拥有高学历高知识不代表一切,智慧也要跟着增长,才能客观地跳出自己的成见,更接近真相。

就像孔子,虽然对自己最信任的弟子起了疑心,但他还是善用智慧,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得知真相。在消除误会之际,也以自己的亲身经验提醒弟子,更何况动辄为别人贴上标签的我们呢?

对于孔子的这段经历,如果你有自己的体会,也欢迎在底下留言,与读者分享。

责任编辑:察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