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见龙绘于谦像(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于谦(1398-1457),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号节庵。他是明朝的抗敌名将,战功赫赫,政绩卓著。历任兵部右侍郎、巡抚、兵部尚书等要职。为人正直廉洁,刚正不阿,受人敬重。
两袖清风的“救时宰相”
据说,于谦一生下来就与众不同:哭声特别响亮,到满月时,已是容貌秀伟。邻里一些老人见了后,忍不住赞叹:“这个孩子相貌如此出众,将来必成大器,可惜我们已年老力衰,不能看到他将来的显达了。”于谦七岁时,有个和尚给他看相,惊讶地说:“他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后来,于谦临危受命,保卫北京,果应其言,“救时宰相”之名由此而来。
于谦非常关心民生疾苦。在任两省巡抚期间,被百姓们拥戴之如同父母,尊称为“于龙图”,二省流传着赞颂他的歌谣,赞曰“天遣恩官拯二方”。
当时地方官员进京,都会携带重金或土特产以用来攀求权贵。而于谦每次进京,总是两手空空,从不送礼行贿。因为蘑菇和线香是河南当地的土特产,所以有人劝他即使不送金银珠宝,也应该送一些土特产。于谦举起自己的双袖,笑说自己带去的只有清风,并赋诗一首,名为《入京》: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闾阎”是指百姓居住的巷里,意为免得百姓们说长道短。后人用来赞美清廉品行的“两袖清风”一词正是源于此。
于谦虽然身居要职,但力奉俭约,家中的房屋简陋得只能遮蔽风雨,除了封存着的皇帝赏赐的蟒袍、剑器等物品外,没有一件贵重东西。皇帝在西华门附近赐他一所大宅第,他说:“国家多难,臣子怎敢贪图享受呢?”坚辞不受。
于谦虽立有大功,但却从不谈自己的功劳。在一次战事中取得很大胜利,武将石亨的功劳次于于谦,因此被封为世侯,他有些内愧,于是上书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皇帝诏于冕到京的诏书已下,而于冕辞谢不来。于谦说:“国家多事,臣子义不得顾私恩。”坚决表示:“决不敢以子滥功。”
忠心义烈的于谦
少年时的于谦就非常敬佩文天祥的气节,悬文天祥像于座位之侧,几十年如一日。他时常以历史上的忠臣义士自励,不屈服于权势,一生刚正不阿。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于谦有一首流传千古的名作《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一作:千锤万击出深山;粉身碎骨浑不怕)
石灰是古代建筑,粉刷墙壁的材料,它取自山中的石灰岩烧炼而成。诗中说,石头经过千千万万的敲击,离开了深山后,又投入了熊熊烈火的烧炼,对石灰而言,这不算什么,即使换来粉身碎骨都不怕,心中想的只是把清白的颜色留在人间。
据说这首《石灰吟》是于谦十二岁时写下的。他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要留下一身正气,“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坚定信念,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的气魄。
他还写有一首诗歌《北风吹》:
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
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
风吹柏枝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
北风吹,能几时!(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柏树的枝干坚挺,历尽了冰霜侵袭的严冬,坚贞意志始终不移,何况阳春已至,光景将更加适宜。任你北风肆虐地吹吧,又能吹多久?
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凛然正气,不畏艰难险阻坚持原则的无畏精神,这正是于谦一生的做人准则。
于谦生性正直有才华,但由于明英宗宠信宦官,朝政腐败,蒙古瓦刺军乘机入侵,英宗兵败被俘。于谦临危受命,辅佐景帝固守北京,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后来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奸臣陷害,蒙冤而死。一时间,诽谤之声不绝于耳,好像真是千古罪人。
然而历史是公正的,害死于谦的徐有贞、石亨、曹吉祥这三位复辟“功臣”先后得到报应,下场一个比一个惨。真应了那句古话“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于谦蒙冤于一时,却垂名于后世,成为千古传颂的英雄。
于谦死后被葬于西湖三台山麓,与岳飞墓遥相对应。清代袁枚有诗赞曰: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入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忠魂义骨,千古传颂。
责任编辑:唐诗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