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讲堂】儒家的养生长寿内涵(图)

作者:邓正梁 发表:2019-06-12 12: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精细的食物比较好消化,变质、变色、变味的东西不要吃。
精细的食物比较好消化,变质、变色、变味的东西不要吃。(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中医养生之道,除与医学发展有关,还与宗教、哲学、伦理道德、民风习尚等有关系。儒家思想千百年来就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学也在影响着中医养生学的发展。

孔子讲的“仁爱”,除了亲人、爱人之外,还包括:孝悌、宽、信、敏、惠、简、恭、谦、温、刚、毅、勇等道德行为规范,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修养,有了这完美的目标,人的坏习惯就会减少很多;忠恕之道,宽以待人,赐人以惠,这样就免除了怨恨与愤怒,减少了诸多情绪的疾病;孔子对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大加赞赏,自己也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能这样学习孔子的思想,生活平实纯朴,也可减少很多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疾病,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也实属长寿之道。“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以至“仁者寿”,说明了修身与长寿之间的关系,因此董仲舒曾说:“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儒家在饮食方面提到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
儒家在饮食方面提到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在饮食卫生方面,《论语・乡党》中提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精细的东西比较好消化,变质、变色、变味的东西不吃……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此中除了注意礼节,也提到很多饮食卫生上要注意的事项。“食不语、寝不言”也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儒家所强调的中庸,意即不偏不倚,无太过与不及,“以礼节之”,这与《黄帝内经》中所提到的养生观念:“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有类似的想法。

儒家思想本不以养生长寿为专务,但道德行为规范却可让人无形中有健康的行为准则。宋代后,儒教还渗入了释、道的思想,“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保身长全”也成了士大夫们的基本思想。



来源:看中国周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2025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