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4日,大学毕业生和年轻人正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宜宾参加招聘会。(图片来源:CN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5年7月25日讯】(看中国记者王君综合报导)中国官方所公布第二季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增是5.2%,而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数字相当漂亮,可是中国民众大多却无感,近来于中国社群媒体上流行1个热搜“经济上行时期的美”,似乎反映出求职者日益加剧的挫败感,更凸显了北京当局提振就业的政策效果未达到预期。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指出,在过去几个月以来,“经济上行时期的美”已经成为中国社群媒体上的热搜,其是对2000年代到2010年代的一种怀旧的看法,当时的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并不难,可是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据龙洲经讯(Gavekal Dragonomics)的埃尔南‧崔(Ernan Cui)指出,总部位在北京的长江商学院(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的调查显示,在过去2年的招聘情况已远弱于平均水平。
有指标显示,人们就算找到了工作,可是挣得也越来越少。崔称,中国在去年有多个行业的工资是大幅下降的,甚至其降幅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水平,并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差表现。在私营领域方面,科技行业更是重灾区,且连公共部门的雇主也进行了减薪,这已经反映出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她说,这种情况致使消费者信心低迷。有许多人觉得自己的工作与收入前景岌岌可危,以致不愿意花钱。
虽然中国政府为企业推出了税收优惠,且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其试图提振就业,可是这些做法似乎并未收到成效。
巴克莱(Barclays)的私营部门指标,以及加上各行业与地区的零星反馈,皆表明了劳动力市场几无改善。同时这些经济学家也说,实际情况则是,关于减薪与裁员的报导更多了。
巴克莱经济学家于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有持续恶化迹象。由近期采购经理人调查中的就业分项指数中显示,现今围绕美国关税的焦虑情绪,正在拖慢招聘的步伐。
据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计算指出,将近600万人(大约占中国城镇劳动力的1.3%)因为美国额外关税,以致直接面临失业风险。如今随着中国青年失业率的居高不下,使得描述青年人困境的新词层出不穷。除了继“烂尾娃”、“全职儿女”之后,中国又兴起了“全职乖孙”。
对于一些就业受挫的年轻人而言,与其勉强待在大城市里,还不如回家尽孝,因为老人也得请护工,但找外人终究不放心,还不如由我这个亲孙来打这份工。
旅澳历史学者李元华对媒体表示,若从个别家庭来说,如果孙辈照顾老人,就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也解决了家庭问题。不过,作为一种流行,其实已反映出中国经济下滑,使得大家没有工作,因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
在杭州阿里巴巴工作的刘女士称,完全没想到今年还比去年还难。她举例说,有一名浙大毕业、在央企工作已多年的同学,他工作的整个部门在最近遭到裁撤,我们都还以为那是一个铁饭碗,现在他整个人都懵了。其实这并非个案,南方电网也是同样整部门裁,可说是毫不留情。
刘女士还披露,目前连在国有银行工作的人,也不再是稳定的。我有一个朋友去年才进入了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但今年就遭“优化”了。现今国企大厂的裁员,似乎比不少民企还更狠。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