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幸福:身体无痛苦 灵魂无烦恼(组图)

发表:2018-07-13 00:0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真正的幸福就是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烦恼。
真正的幸福就是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烦恼。(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无论是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还是奔波忙碌的平凡草根,都是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经历,对幸福的理解都会因人因时而异。

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脱离身体和灵魂两方面的困扰。

如果从这两方面来寻找幸福的终极意义,可用一个等式来描述幸福:真正的幸福就是身体无痛苦,灵魂无烦恼。

理解了这一等式,幸福其实就在你身边,垂手可得。

[1] 身体是幸福的根本

《尚书》中明确提出了人生有五福:“一是长寿,二是富贵,三是平安无疾病,四是遵行美德,五是老而善终。”

并且还提出了对生命有重要影响的六不幸:“一是早死,二是多病,三是多忧,四是贫穷,五是丑恶,六是愚懦。”

在五福与六不幸之中,长寿被列为五福之首,而早亡则被列为第一不幸。

可见,古人早就从理念上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生命极端重要性,同时也把幸福与身体联系在一起。

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在我们身边不难发现,有多少人在年轻健康的时候胡吃海塞,有多少人在身强体壮的时候通宵熬夜,有多少人在奄奄一息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北宋名相寇准在他著名的《六悔铭》中还特意提到:“安不将息,病时悔。”意思是说,平安时不善保养,患病时才后悔。

这或许是人的通病,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直到失去后才会加倍怀念和惋惜。

有许多人,在生病时多会反思,后悔自己没能按时作息、劳逸结合,只可惜病情一旦好转,依然故我。

名利的计较,琐屑的操劳;酒色纵欲,不加节制;晨昏颠倒,不稍安息,等到身体吃不消,又开始生病,再开始后悔。

拥有健康不代表拥有一切,但是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

如果没有病时就想想生病之苦,心态就会变得平和,妄求和享乐都会减少,就减去了一大半尘心焦思。

[2] 养身在于自律

健康的体魄从何而来?答案很简单,唯有自律二字。

《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总结起来,不健康之人往往处于这个“以妄为常”的状态,或不守心,或不持戒,多求一时之尽兴。上古之人却节制有度,所以才能“尽终其天年”。

康熙在《庭训格言》中给皇子皇孙教诲说:“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就是说,节制饮食,严格起居,实在是消除病痛的良方。

康熙还说,要“起居有常”,不可“贪睡”、“贪食”,更不可“沉湎于酒席中”。唯“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其实就是告诉子孙要自律,保持规律与克制的生活习惯,才可远离疾病。

而往往人们并不缺少健康常识,更多缺的是种自律精神。

通俗点说,就是管不住自己。明知要早睡,却忍不住熬夜追剧;明知酗酒伤肝,却挡不住劝酒的人;明知健身有益,却一步都懒得走……

其实“知易行难”几乎是每个人身上的通病。历史上赫赫有名如曾国藩、蒋介石及胡适,一个戒烟、一个戒色、一个戒打牌,都是跟自己做了长期的斗争。

但最后他们如何能通过强大的自律戒除身上的恶习呢?那就是立志。

从17岁到32岁这期间的15年间,曾国藩一直在和自己的烟瘾做着不懈的斗争,中间也是反反复复,戒了又吸,吸了又戒。

到了32岁深秋的一天,身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的曾国藩突然想到,我要立志做大事,如果连吸烟这种陋习都没有决心和毅力彻底改掉,岂不是一句空话。

于是,他决定学做“圣人”,首先从戒烟开始。

他在日记中写道:“课续后,念每日昏顾,由于多吃烟。因力折毁烟袋,誓永不再吃烟,如再吃烟,神明降罪。”

最后戒烟成功时,他还总结说:“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惜破釜沉舟之势,岂有惧哉”。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的不良嗜好,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毅力才行。

其实,这世上根本没有生来就自律的人,只是看你是否真心想去达成目标而已。

[3] 欲望催生烦恼

幸福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灵魂无烦恼。

这里的灵魂,不是指附于人体的精神或心意之灵,而是指人精神层面的内心。

当我们遇到烦恼时,往往只是责怪环境,而很少有人懂得去反省自己的内心,其实心才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佛法说“一切唯心造”,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世界。

心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苦乐。拥有健康的心境,是灵魂快乐的根本。

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烦恼,是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欲望。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

即使欲望暂时实现了,又生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

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永无出头之日。

老子同样提倡“少私寡欲”。《道德经》中提到:“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他认为人们应该保持一个质朴的心,不要过多的去思虑,还要减少对各种欲望的过分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快乐的境界。

人总是过多地考虑自己,从自己的欲求出发,想得到文凭、学历,想得到亲情、友情、爱情,想得到财富、金钱、美人,想得到名誉、地位,想得到家庭、事业,想得到健康、长寿……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世间的一切有什么是永远的呢?

所以老子主张从欲望的反面入手,以“无欲”来获取幸福。他要人们“无知无欲”“见素抱朴”,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

生活中剔除欲望,时时感受到满足,这才是真正而长久的幸福。

自然,多彩的生活对欲望生成难免有刺激作用,比如“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但老子认为,人应该自觉地抑制欲望,“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以便在朴素的生活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人在生活中,如果安于平和舒泰,消除了贪欲,就会变得“无欲则刚”,得到朴素的乐趣,更加接近幸福。

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灵魂无烦恼。
幸福的一个必要条件是灵魂无烦恼。(图片来源:Pixabay)

[4] 顺其自然,才能快乐

老子认为“自然无为”是道的本性,顺应自然、清静自心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之所以有欲望,是为了膨胀自我,是认为世间有很多东西是真实存在和可以得到的。

而真相却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变化无常,如镜花水月般虚无缥缈,瞬息即逝。

正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因此,对于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看淡,对遭遇的一切都应该坦然面对,不应该执着。只有真正明白了这点,才能真正拥有一颗平常心。

何谓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顺其自然、不加强求的心态,即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之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平常心不单是一种心胸豁达的表现,更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在人的一生中,必然伴随着坎坷、困境,因而要学会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而且,平和的心态能消除偏狭和狂傲之气,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平静和淡定。

也只有用平常心去生活,才能放下对物质的执念,学会布施他人。

有人说我自己还不够用,或者说自己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好布施的。

其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片诚挚的爱心,一个美丽的微笑,任何自己觉得可以利益他人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布施,勿以善小而不为,当布施成为习惯,你会从别人的快乐中得到更大的快乐。

当你的灵魂被快乐所充满时,烦恼自然无处可藏。



来源:京博国学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