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肖捷反差大 港媒解密李克强两任大管家地位(图)

作者:李文隆 发表:2018-04-15 10: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杨晶(左)、肖捷(右)(合成图片)
杨晶(左)、肖捷(右)(合成图片)

【看中国2018年4月15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文隆综合报导)中共两会后,肖捷出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成为国务院大管家。但是与遭处理的前任杨晶不同,肖捷因失去了一个中共党内要职,变得十分低调。这一反差背后所涉的“双首长制”,因此受到关注。

香港《明报》4月12日刊登评论文章指出,作为国务院新的大管家,肖捷上任后首度陪李克强亮相,其表现与前任杨晶的高调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在当局强调中共党领导的今天,肖捷失去一个党内书记职务,令他的权重大打折扣。

中共中央历来有两大主管党建工委,一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委,简称中直工委,主管党务机构(包括中国全国政协和工青妇侨等群团),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任书记;另一个就是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简称国家工委,主管国家机关(包括政府和全国人大),由国务院秘书长兼任书记。

据官方信息,中共近期将两大工委已合并成“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办主任丁薛祥,肖捷只保留了国务院机关党组书记一职。

显然,肖捷在两会后接替已经被处理的杨晶,虽然官升一级,但也失去了一个党内职务。

中共十九大上,64岁的杨晶意外“落选”新一届中共中央委员。2017年11月1日,肖捷接替杨晶出任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2017年11月2日,肖捷被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今年3月的两会上获升国务委员并兼国务院秘书长。

而随着在两会后的中共“机构改革”中,因中共将两大工委合并,肖捷失去了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书记一职。此次调整,也打破了国家机关工委书记由国务院秘书长兼任的惯例。

2018年2月24日,时任中共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已被作留党察看一年、行政撤职处分。

中共官场“双首长制”由来 官僚越改越多

中共国务院搞所谓党政“双首长制”,据说初衷是为作为花瓶式的“民主政治”需要。

从1974年至2003年,中共国务院部长都是清一色的中共党员,部长通常兼任党组书记。直到胡锦涛时代,部分党外人士入阁。2003年开始,29个组成部委中只有外交部作为特例党政分工,即外交部长李肇星、而外交部党委书记则为戴秉国。其他28个部委首长全部由部长(委员会主任)兼任党组书记。2007年,科技部、卫生部、建设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五部委首次出现党政双首长,不过,那些行政部长大部分也是中共党员。

中共两会后,当局全文公布了中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相关方案,在新组成的部门中也大量出现了“双首长”制的领导结构。仅从新组建的部门来看,司法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均出现了“双首长”制。

尽管官方说法指仍是部长负责制,但官场都周知,党书记仍然是事实上的“一把手”,或者说是有“监军”作用。

比如,周小川退位之后的中共央行,行长为易纲,央行党委书记却罕见分开安排,由已掌银保监会的郭树清任央行党委书记。

郭树清在任职会议上公开表示,“以后要在央行的具体业务和行政事务上,做好易纲行长的助手。易纲行长是央行具体业务的第一负责人。”

不过,《纽约时报》3月25日援引五名知情者披露郭树清被任命为中共央行党委书记消息时指出,郭的地位将高于央行行长易纲,成为实际上的“一把手”,而易纲将主要负责央行的日常管理。

中共国务院“双首长制”,也让人质疑官僚系统繁复臃肿。中共举国庞大体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党政双线、多套班子的官僚体系。中共政权因此历来被称是“万税之国”,百姓要承担举世无双的巨量官员。纳税人供养的还不止在职及退休行政官员,还有本来应由中共自己养活的党委这一系列的官员。而各级党的书记是替这个党管人、管人的思想,搞政治运动,整人在行,在业务上却往往是外行。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