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就职照片(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看中国2017年12月20日讯】导言
前文《孙中山先生前传》讲述了孙中山出生至1894年之间的事迹和当年的社会现象,《孙中山先生革命之路》继续讲述孙中山1894年开始推行革命至1911年“黄花岗起义”之间的事迹和当年的社会现象。如果读者错过了,请点击段首《孙中山先生前传》。
本文会继续讲述孙中山1911年“黄花岗起义”至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之间的事迹和当年的社会现象。
革命之路
1896年9月起,孙中山一直被清廷通缉,迫使他转往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活动,伺机向当地华侨、中国留学生宣传革命思想,推翻专权、腐败的满清政府;为革命筹募经费;吸纳海外华人参与革命起义的壮举;争取外国政府、政治团体和财团的支持;和召集海外革命志士商讨起义、治国方略等等。
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命令革命志士赵声、黄兴、胡汉民等人在广州黄花岗起义。黄兴等人率领一百多位革命义士进攻总督府,革命军在奋勇抗战、视死如归的精神下仍然因为寡不敌众而落败,起义军和政府军的军力始终相当悬殊,大批革命党人被捕或殉难。之后收殓(粤音“lim6”)到72具烈士的遗体,合葬于“黄花岗”,名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这是第十次起义。由于殉难烈士的壮烈牺牲,殉难者尸首堆积如山,震惊朝野中外,唤起了人民支持革命军反清的决心。
“辛亥革命”
“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孙中山把革命活动转移到长江流域,当时,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共进会”、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等革命军在“中国同盟会”的号召下联合起来,在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发动起义,成功攻陷了总督府,掌控了武汉,成立“湖北军政府”,历史称为“武昌起义”。全国的14个省的革命党随即响应,歼灭当地的清兵,各省宣布独立。因为1911年为辛亥年,历史称为“辛亥革命”。孙中山当时在伦敦,知悉“武昌起义”成功后,立即草拟《告世界书》,宣布已将满清政府推翻,打算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建立自由、民主的“中华民国”。
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返到上海,召开“中国同盟会”领导干事会议,与黄兴等革命志士商讨组织“临时政府”。三天后,即12月29日,“中国同盟会”领导干事赶往南京召开“中国同盟会”委员大会,正式提出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南京为首都,结果孙中山在众望所归之下,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晚上10时,孙中山在“南京总统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即是议政的“国会”。同年1月10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通过“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样式由上而下顺序是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横条,寓意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让位给袁世凯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成功逼令刚就任三年的清朝宣统皇帝正式退位。
三日后,即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与袁世凯谈判国家领导权未果,为了让国家早日踏上正规管治的道路,自行提出请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让位给袁世凯。同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同年4月1日,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退出政坛,不再参与政治,改为参与建设铁路等改善民生的工作,显示出他一心只顾为国为民,不愿争权夺利的伟大情操。
成立“中国国民党”
1912年8月,宋教仁以“中国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各民主政党组成“中国国民党”;8月25日,孙中山在北京举行的“国民党成立大会”中被推选为理事长,孙中山以不再参与政治为由,让位给宋教仁,以“代理理事长”的身份处理党务。
1912年9月10日,袁世凯授予孙中山全权统领开办全国铁路事宜,孙中山担任“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理,总部设于上海,以方便征集外资。
“第二次革命”
1913年3月23日,袁世凯独揽大权之后企图恢复帝制。孙中山发动南方各省起兵讨伐袁世凯,因兵力薄弱,在两个月内被击破,历史称为“第二次革命”。同年10月15日,孙中山及“第二次革命”的志士被袁世凯政府通缉而逃往东京。
1914年7月,孙中山改组“中国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以讨伐袁世凯,“中华革命党”以“扫除专制政治”和“实行民主、民权、民生”为纲领,孙中山被推选为总理。孙中山随即派遣蒋介石往赴中国东北策动讨伐袁世凯的军事行动,“中华革命党”又在各地组织起义活动,但是,由于兵力和武器的不足而屡遭挫败。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前“云南都督”蔡锷返回云南,与当年现任“云南都督”的唐继尧宣布云南独立,组成“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在形势比人弱的情况下和在众多的敌对军阀的威胁下被迫取消帝制。同年5月1日,孙中山返回“上海公共租界”,号召各省军阀推翻袁世凯。同年6月6日,袁世凯逝世。
“张勋复辟”
1917年7月1日,徐州军阀张勋率领部下5,000人北上,在北京重新拥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复位。皖系军阀段祺瑞号召旧有部队,组织“讨逆军”,攻入北京,张勋军队败走,溥仪再度宣布退位,溥仪复位只历时12天,历史称为“张勋复辟(粤音“逼”)”。段祺瑞已掌控北京政权,以“再造共和”的名义,推举冯国璋出任总统,段祺瑞本人为“国务总理”。
“第三次革命”“第一次护法运动”
1917年7月6日,孙中山以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为名,联合西南军阀,在广州重建军政府。同年9月10日,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空军大元帅”,由蒋介石撰写并展开北伐作战计划,历史称为“第一次护法运动”,又名“第三次革命”。
1918年5月,“第一次护法运动”、即“第三次革命”未能成功,各省军阀之间权斗严重,孙中山于是离开当时的权力斗争,返回上海故居。
1919年10月,孙中山重新将“中华革命党”改组回“中国国民党”。
1920年,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率领粤军打败盘踞在广东之桂系军阀,重建广东根据地。
“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0年11月28日,孙中山从上海返回广州。1921年初,孙中山在广州重新召开“中国国民党”的“国会”会议,因会议法定人数不足,因此称该次会议为“国会非常会议”,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政府非常大总统”,统领北伐行动,历史称为“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2年12月,“第二次护法运动”在拥有军队实权的陈炯明倒戈下宣告失败。
后记
1475年,一本名为White Book of Sarnen的书记载着一位民族英雄威廉‧泰尔(William Tell)的事迹。威廉‧泰尔是瑞士14世纪居住在乌里州的一个农民,也是一位神射手。他带领人民发动起义,将专权的暴君Albrecht Gessler(葛斯勒)用弓箭射杀死,成功脱离残暴、腐败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Empire of Austria)的统治,成为一个崇尚自由、民主的独立“瑞士联邦共和国”(Old Swiss Confederacy)(the Republic of the Swiss)。故事一则,仅供读者参考。
生命智慧
今集《音乐缘起》的生命智慧就是:“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1925年3月12日逝世,杨度在哀悼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上写有这几句:“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英雄做事并没有什么特质,只要有坚忍的心,就能够成就世界大事,亦能够成就我自己。
(待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看中国来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