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美国珍珠港,亚利桑那号战舰被击中。(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看中国2017年12月8日讯】(看中国记者闻天清编译/综合报导)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偷袭美国珍珠港(Pearl Harbor)事件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关键性转折点。这次袭击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加入二战行列,开启了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和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序幕。
美国WQAD-TV网站12月7日报导,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造成2403名美国人身亡。在随后4年中,超过40万美国士兵在二战中身亡,最终战胜了欧洲和亚洲法西斯主义者,为美国主导战后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
美国是否在没有珍珠港事件的情况下会参加二战?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德克萨斯州A&M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舒斯勒(John Schuessler)等学者认为,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非常清楚这一点:日本在亚洲、德国在欧洲的扩张行为对美国来说就意味着麻烦。
然而,当时美国国内反战情绪也令罗斯福必须谨慎行事,一系列“中立法案”(Neutrality Acts)限制了美国对中国、法国和英国政府所能提供的援助。与此同时,“美国第一”(America First)等一些反战组织的成员多达数十万人。
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罗斯福总统是否能成功推动美国公开对抗法西斯主义力量,但珍珠港事件为美国提供了足够向日本及其欧洲盟友宣战的理由。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珍珠港事件不仅仅是开启了美国加入二战的大门,相反,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外交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使美国参与世界事务成为公认的规范。
1945年二战结束的时候,美国已经拥有国家历史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并占领了日本和德国大部分地区。
二战胜利之后,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最初倾向与战时盟友英国、法国、前苏联和中国政府分担维护全球秩序的责任。
在东欧,苏联开始对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占领国家进行政治控制。这些引起美国的担忧,莫斯科当局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合作伙伴,而是倾向于进一步扩张,可能将其影响力扩大至西欧和中东。1950年,朝鲜军队越过38线企图强行武力统一朝鲜半岛,实行共产主义统治。正是这些共产主义的侵略行为,进一步促使杜鲁门政府大规模加强美国军事力量。
自此以后,遏制共产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受益于美国共和党、民主党的广泛合作。珍珠港事件之后,全球消灭法西斯主义的力量在1950年开始发展成为一场世界全面对抗共产主义的斗争,维护自由世界国家的独立。
珍珠港事件
据维基百科资料显示,珍珠港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美国时间)日本对美国海军夏威夷领地珍珠港海军基地的一次突袭战役。
日本自1937年发动对中国的战争后,长期无法脱身,经济也每况愈下。为了继续对中国的战争,日本国策逐渐走向夺取他国资源的计划。1938年,时任日本首相近卫文博提出了“大东亚共荣圈”构想,严重威胁到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利益,引发了美国的强烈抗议。
1941年,美国政府要求日本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军,并连同荷兰与英国对日本停止一切的石油出口。由于石油是日军继续战争的必备要素,美国此举令日本最终决定南进政策夺取英国与荷兰资源丰饶的殖民地;同时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认为美国势必加以干涉,因此必须给予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致命的打击,令日本在南进取得成果、巩固势力后,能在有利的条件下和美国和谈。为此,山本拟定攻击珍珠港的计划。
日本海军派出6艘航空母舰、共300多架战机的兵力,进行两次攻击。由于美军受到奇袭,日军取得重大战果:击沉及重创美军8艘战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摧毁188架战机,造成2,403人殉职,1,282人受伤。然而,岛上的发电站、维修设备、燃料和指挥总部大楼均未被破坏,未来海战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舰都不在珍珠港内。即使如此,和美国的损失比起来,日本的损失甚微:仅损失29架飞机和5艘袖珍潜舰,共65名士兵阵亡或失踪,并有一位日本潜舰乘员被俘虏。
这场军事攻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日本这次未宣而战的行动,美国公众舆论愤怒不已,全国自孤立主义转为支持参战;而欧洲的德国和意大利也对美国宣战,美国因此也加入欧洲战场。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给予各个反轴心国阵营大量的资源,导致最后轴心国的灭亡。
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罗斯福发表著名的《国耻演说》,声称12月7日是美国“活在耻辱中的一天”,后来成为该国的纪念日。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