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亿人民币入市 货币洪水再次泛滥(图)
香港中银大厦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图)
【看中国2017年10月8日讯】每到假期来临的最后一天,总有大事情发生,这次也不例外。中国央行下发特急文件,宣布自2018年起对部分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0.5%-1.5%幅度不等,降准的幅度和广度大大超乎市场预期。几乎覆盖了绝大多数银行机构,基本相当于全面降准了。
这次央行定向降准,给予了绝大多数金融机构0.5%的降准,就是第一档降准。按照目前16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存款计算,可以释放出8,000亿的基础货币,如果乘以4.7的货币乘数,总计将释放出3.76万亿的M2流动性。
在实现第一档后,看金融机构的表现情况——其向普惠金融的贷款需要达到存量或者增量的10%。这些金融机构,可以再另外给予1%的额外降准,这就是第二档降准。这一档会有多少家银行能达标?
如果20%达到,就涉及32万亿的存款,1%就是3,200亿。如果乘以4.7的货币乘数,总计将释放出1.5万亿的M2流动性。
如果两档定向降准全部实施下来,累计将为市场释放出5.3万亿的流动性,货币的洪水将再次泛滥起来。这必将让楼市、股市的泡沫继续吹大,资本外流将进一步加剧,汇市将彻底失灵,产生的后果是央行所无法承受的。
这次定向降准来的既凶猛又快速,仅在9月28日国务院会议定调之后三天内,就以“特急”文件方式得到快速落实,而且这次也创新了形式。
虽然央行强调,此举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但是范围之广、策略之高已大大超乎市场预期。回顾历次降准来看,定向降准一般发生在经济出现一定下行压力时使用。上一次央行频繁使用定向降准是在2014年,并在当年11月降息,2015年2月全面降准。
8月份经济数据全面回落,工业生产大幅放缓已成事实。9月份数据还没有公布的情况下,出台“全面降准”措施,可以预见9月份数据会进一步回落,数据一定惨不忍睹,才让央行如此加急定向降准,用了如此一剂猛药。只是孱弱的经济能否经得起这样的大补,确实有待思量。
很多人认为,本次定向降准是对于小微企业贷、个体工商户、农户等领域采取了比较优惠的政策,是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小实体企业的一个务实举动,也是试图通过货币宽松拯救实体的最后努力。
很多时候,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一定能办好事,也不一定会有效果,迟来的救助不叫救助。如今中小实体企业的绝境,在当初大规模信贷投向地产商、购房者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央行本次定向降准的计划注定会落空,原因有三:
1、中小企业无力借贷。
对于一棵被太阳暴晒干涸而死的白菜,就算你浇再多的水,也于事无补,除了加速菜梗的腐烂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那些早就有债务缠身、奄奄一息的实体企业,在该需要贷款的时候没有银行愿意放贷,大批实体中小企业关停的关停、减产的减产,更多的是通过民间的高利贷在苦苦维持,这就是当前实体企业的现状。
就算央行定向降准诱导商业银行支援实体企业的目的得到落实,实体企业已经无法承担更多的债务。地租、人工成本暴涨、出口萎缩、汇率升值和高利贷的债务压力,已经让中小企业死的死,倒的倒,已经没有借贷的欲望和动力,甚至没还账的能力,所以,定向降准注定不会起到拯救实体的效果,央行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
2、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利润。
在去库存和环保风暴的轮番轰炸下,铁矿石、煤炭、天然橡胶、造纸等多种原材料迎来“集体涨价”风潮,牵动着市场神经。
从2016年开始,工业原材料价格逆经济周期,启动了疯狂的上涨模式。一年多的时间里,螺纹钢价格从1,800元/吨上涨到2017年9月初的3,800元/吨,涨幅为110%;焦煤价格从600元/吨涨到9月初的1,300元/吨,涨幅110%;橡胶价格从9,000元/吨,一路上涨到本月最高的17,800元/吨,涨幅接近100%……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为央企国企去库存、债务出清提供了良机,但给抗风险能力差、无法将价格向下游传导的中小企业带来了灾难。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很多甚至是亏本维持,中小企业倒闭潮此起彼伏,而国企集中度越来越高,大有一统天下的局势。
面对动辄10%以上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在没有降息的前提下,央行定向降准带来的作用基本上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债务缠身、没有利润的问题,最终的结局一样是走向死亡。
3、无法阻止资金流入房地产。
对于当前中国经济来说,任何企图通过货币宽松的方法,拯救实体经济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因为有房地产这个黑洞在,任何资金都会被这个黑洞吸收,其他周边需要资金的主体都会失血而亡。在当前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润还不如一套房子涨幅的情况下,所有宽松的资金流入房地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比如今年前八个月,居民房贷基本上停止了增长,但是居民短期贷款飙升至1.28万亿,同比激增8,000多亿,这些贷款大多是以买车、消费等信用贷的名义,绕过重重监管,最终流向了房地产领域。
老百姓将自己90%的可支配收入都投向了房地产,还包括超出偿还能力的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看病、教育、养老及生活消费只剩下最后不到10%,完全失去了抵御未来失业、减收、物价上涨等风险的能力,走向万丈深渊……
企业、个体很可能借经营性贷款来获取资金,进而流入到消费型的住房购房领域中。如果没有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资金流向和各类凭证的审查,本次定向降准释放的5.3万亿资金,很可能会在各种隐蔽渠道下,全部流入房地产市场,最终让楼市调控的效果大打折扣,并加速实体企业的死亡。除此结局之外,别无其他。
责任编辑:辛荷 来源:环球冷眼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历史上的亡国诗词与中共红朝异象(组图)
- “知己知彼”──现代战争中的情报侦察(组图)
- 赏秋芒的绝佳景点“鸡笼山步道”(组图)
- 郭台铭副手 赖佩霞的“斜杠”人生(组图)
- 死灰复燃的灭绝物种 自灭亡深渊奇迹归来(图)
- 【戴东尼专栏】天价德化达摩像的故事(视频)

- 周恩来与江青的爱恨情仇(组图)
- 传周永康狱中两次“立功” 击向顶级“老老虎”(图)
- 这个南美国家的人 竟是3000年前中国人后裔?(图)
- 推撞交警查车 女子亮“国安证”打镜头(视频/图)
- 富裕的日本人为啥不爱买豪华车?(组图)
- 警察拍下疑似外星人近照 吓得脊梁骨冒冷汗!(视频/图)
- 6万亿人民币入市 货币洪水再次泛滥(图)
- 五大兵种全是习家军 习五年打虎夺军权(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时代漫谈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黄清
- 李唐风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马新宇
- 马来启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徐沛
- 邓正梁
- 快讯:乔丹第一个加入美众议院议长角逐(图)
- 2023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美俄3科学家因“量子点”获奖(图)
- 麦卡锡遭罢免 川普首表态(图)
- 全红婵一跳“绝杀”夺金 拒采访冲热搜 网络刷屏 (视频/图)
- 尼亚加拉瀑布游记(组图)